湖北移動科技賦能“智慧儲糧” 守好百姓“米袋子”
倉(cang) 廩實天下安。近日,從(cong) 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獲悉,該公司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強化糧食安全支撐,助力湖北推進智慧糧庫建設,提高糧食流通產(chan) 業(ye) 鏈運營效率,實現監管數字化、精細化,保障糧食安全。
據介紹,為(wei) 推動“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落實,湖北移動依托專(zhuan) 線、千裏眼、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打造了一套可實現糧食收購、保管、檢驗、調撥和銷售等領域全覆蓋、全鏈條、全程即時在線穿透式監管體(ti) 係,為(wei) 省內(nei) 20餘(yu) 個(ge) 糧庫提供信息化支撐,助力全省糧食購銷監管係統升級。
該體(ti) 係包括了智能糧庫倉(cang) 儲(chu) 信息集成管理、倉(cang) 儲(chu) 業(ye) 務管理、出入庫管理、糧情監測、智能通風、氣體(ti) 檢測、視頻及安防監控、信息安全等係統,以科技賦能實現糧庫穿透式監管,實現各環節可查可追溯。
據介紹,出入庫管理係統數據與(yu) 省級平台互聯互通,可采集下屬糧食企業(ye) 相關(guan) 業(ye) 務數據,實時監測糧食出入庫等各環節的作業(ye) 情況。與(yu) 傳(chuan) 統檢查方式相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力成本,也能更好地保障糧食安全。
“我們(men) 在庫區、倉(cang) 內(nei) 安裝了多個(ge) 高清攝像頭,管理人員可以24小時查看倉(cang) 內(nei) 、倉(cang) 外實況,進行全方位智能化管控,讓糧食管控‘看得見摸得著’。”湖北移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係統可實時監控糧庫內(nei) 是否存在“擅自動用”,作業(ye) 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同時將視頻、圖片進行大數據分析、對比,實現糧庫管理從(cong) “人找問題”向“問題找人”的轉變。
糧食生產(chan) 和儲(chu) 存,關(guan) 係國計民生。近年來,湖北移動通過科技賦能糧食全產(chan) 業(ye) 鏈,助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推動糧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在武漢市黃陂李家集街暢享榮達農(nong) 機合作社400餘(yu) 畝(mu) 水稻種植基地,依托湖北移動5G+北鬥高精定位技術,插秧機栽插的秧苗行行筆直,1機1天能完成30——50畝(mu) 作業(ye) 麵積,不僅(jin) 省時省力,還節省了播種成本。
“5G結合北鬥高精度定位係統,實現了農(nong) 機設備的高速互聯,達到設備厘米級作業(ye) ,能幫農(nong) 戶更好地實現農(nong) 業(ye) 植保防控、麥田苗情監測、田間環境監測等一係列田間管理監測工作。”湖北移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在黃岡(gang) ,湖北移動發揮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優(you) 勢,打造了黃岡(gang) 市農(nong) 科院5G+智慧農(nong) 業(ye) 項目,通過“一腦三中心”智慧農(nong) 業(ye) 方案,采集水稻生產(chan) 、生產(chan) 過程、氣象環境等各類數據信息,經過大數據分析,提供農(nong) 科院水稻育種全麵生長態勢感知,並通過現場大屏或手機APP可以實時分析生長情況,提供科學全麵分析結果。
“在糧食全產(chan) 業(ye) 鏈應用新技術有助於(yu) 保障糧食數量和質量安全。”上述負責人表示,湖北移動將按照“糧庫數字化工程”規劃,推進智慧糧庫落地、落實,守好百姓“米袋子”。同時,不斷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運用新技術、新平台、新服務,加快推動三農(nong) 工作數字化進程,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數字力量。(圖/文 王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