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輕裝上陣”巡檢路

發布時間:2023-11-14 15:24: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報告監控中心,現場準備就緒,可以起飛!”11月7日,國網襄陽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機巡班負責人李宏亮來到自己負責巡檢的220千伏米喬(qiao) 一回等線路,啟動無人機,向監控中心報告現場情況。“收到,立即執行!”幾秒後,3台無人機接收到指令信號,無需人工操縱,便從(cong) 黃色車載移動機巢的停機坪上緩緩起飛,開啟了新一天的自動化智能巡檢。這樣的工作場景,是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深入推進虛擬網格化無人機巡檢的縮影。

  以往,電力線路巡檢需要專(zhuan) 業(ye) 飛手人工操作無人機完成,飛手需經過無人機技能培訓,考取無人機駕駛資格證後才能上崗。無人機飛手技術要求高,培訓周期長,人才數量少,難以滿足繁重的巡檢工作需要。此外,巡檢質效依賴飛手操作無人機的專(zhuan) 業(ye) 水平,若飛手經驗不足,現場還需額外增加一人觀察無人機作業(ye) 環境。

  為(wei) 解決(jue) 以往巡檢工作中人員投入大、工作效率低等痛點,推動電網巡檢數字化轉型,國網湖北電力研發在全省範圍內(nei) 推進虛擬網格化無人機巡檢,推動無人機現場巡檢智能化、少人化發展。現在,線路巡檢隻用一名員工驅車將無人機移動機巢運往無人機飛行點,不用人工操控無人機飛行,即使對無人機駕駛“零經驗”的員工也能高質量完成無人機巡檢工作,優(you) 化了傳(chuan) 統無人機巡檢模式,大大降低了線路巡檢的專(zhuan) 業(ye) 技術門檻。

  虛擬網格化無人機巡檢指的是通過網格化管理理念開展無人機作業(ye) ,實現無人機自動化巡檢的新巡檢模式。該模式將數千公裏輸電線路劃分為(wei) 虛擬網格,經過無人機飛行航線優(you) 化、地圖初選、人工試飛和現場確認等環節後,確定無人機起降位置,完成虛擬網格點的確定。在虛擬網格中,無人機起降點位、飛行航線、巡檢任務等均由監控中心內(nei) 的無人機巡檢統一管理平台固化。平台內(nei) 設置有業(ye) 務管控係統,依據機巡任務執行情況,綜合評估航線和設備風險,為(wei) 線路運維提供決(jue) 策依據,同時增設航線台賬管理體(ti) 係和業(ye) 務管理工具,各類掛載設備使用情況一目了然,實現無人機巡檢作業(ye) 編製、審核、派發到巡檢結果的閉環管理。

  “以往采用傳(chuan) 統人工操作無人機巡檢,我完成10基杆塔的巡檢要花2小時左右,回去還得看照片,找缺陷。現在應用虛擬網格化無人機巡檢,我一個(ge) 人同時管控3台無人機,30分鍾就巡完了10基杆塔,工作效率提升了75%。”李宏亮說道。虛擬網格化無人機巡檢模式利用數字化三維模型設計無人機自主飛行航線,明確無人機起飛點所能覆蓋的各類巡檢任務,依托智能機場及無人機巡檢統一管理平台,通過標準化流程完成無人機自主巡檢。不僅(jin) 如此,無人機巡檢統一管理平台還能對無人機回傳(chuan) 的數據進行快速分析,利用算法快速識別無人機回傳(chuan) 的圖片中存在的缺陷,對塔杆異物、絕緣子破損等常見的典型缺陷進行自主標注和缺陷細化分級,提升輸電巡檢質效。

  國網湖北電力設備部輸電處負責人表示,目前,輸電線路虛擬網格點無人機巡檢作業(ye) 已經在武漢、襄陽、宜昌、黃石等地區投入運行。國網襄陽供電公司現已完成襄陽全域220千伏及以上線路、347處虛擬網格點確定,在樊城、棗陽片區實現虛擬網格化巡檢作業(ye) 對傳(chuan) 統巡檢模式100%替代。下一步,國網湖北電力將進一步加強航線預規劃策略研究、數據存儲(chu) 與(yu) 預處理技術、人工智能影像識別研究,在全省範圍內(nei) 逐步利用虛擬網格化巡檢作業(ye) 替代傳(chuan) 統人工巡檢模式,提升電網數智化建設水平。(王寧)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