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技術改造賦能“廣東智造”

發布時間:2023-11-16 16:44:00來源: 南方日報

  11月13日,廣東(dong) 省政府官網發布《廣東(dong) 省新形勢下推動工業(ye) 企業(ye) 加快實施技術改造若幹措施》,明確引導和鼓勵工業(ye) 企業(ye) 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改造,力爭(zheng) 全省年均開展技術改造的工業(ye) 企業(ye) 達到9000家以上,力爭(zheng) 引導不少於(yu) 1000億(yi) 元支持企業(ye) 開展技改。

  為(wei) 什麽(me) 要推動技改?一句話,技改是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對廣東(dong) 而言,技改是保持製造業(ye) 旺盛生命力最關(guan) 鍵的密碼,也是廣東(dong) 堅持製造業(ye) 當家的關(guan) 鍵工程之一。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標簽化,一提起來,就認為(wei) 是高耗能、高汙染行業(ye) 。然而,這不僅(jin) 背離了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內(nei) 在要求,還可能帶來工業(ye) 空心化等風險。今年,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專(zhuan) 門指出,要堅持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chan) 業(ye) ”簡單退出,就指出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基底。

  產(chan) 業(ye) 本身沒有高低之分,落後的是技術和產(chan) 品。技術改造,正是用先進的技術改造落後的技術,實現內(nei) 涵擴大再生產(chan) 。比如,廣東(dong) 有一家白雲(yun) 電氣集團,從(cong) 打鐵作坊發展而來,在把“手工打鐵”改造為(wei) 智能工廠之後,生產(chan) 效率提高50%以上;在雲(yun) 浮,有一家五金製造企業(ye) ,曾經數次考慮搬遷,但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了涅槃新生。可見,隻有夕陽企業(ye) ,沒有夕陽產(chan) 業(ye) 。技術改造,正是製造業(ye) 永遠年輕的“不二法門”,也是穿越產(chan) 業(ye) 周期的關(guan) 鍵一招。

  廣東(dong) 是全國製造業(ye) 大省,擁有製造業(ye) 全部31個(ge) 國民經濟行業(ye) 大類,其中15個(ge) 大類規模占據全國第一位。2022年,廣東(dong) 製造業(ye) 增加值達到4.25萬(wan) 億(yi) 元,約占全國八分之一。以輕工、紡織、機械、家電、建築材料等為(wei) 例,這些行業(ye) 的就業(ye) 帶動效應強、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度大、國際市場占有率高,是廣東(dong) 製造業(ye) 的厚實“家底”。我們(men) 要堅持製造業(ye) 當家,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要利用好這些“家底”,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它們(men)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鋼筋鐵骨”。

  近年來,廣東(dong) 省各地廣大企業(ye) 高度重視技術改造工作,特別是今年以來相關(guan) 工作抓得更緊更實,折射的正是人們(men) 對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認識更加準確、更加深入。從(cong) 中山全力推動製造業(ye)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到佛山加快“數改智轉”,加快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再到東(dong) 莞擬在三年內(nei) 發出30億(yi) 元紅包支持技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動作,都指向同樣的方向——將技術改造作為(wei) 當前做好工業(ye) 經濟的重點,加快打造工業(ye) 升級版,永葆製造業(ye) 青春活力。

  這次發布的“技改十條”,既有更加突出技改工作理念、加大財政支持技改力度、引導金融支持工業(ye) 企業(ye) 技等方麵的政策引導,也有突出產(chan) 業(ye) 重點領域支持技改、開展以技術升級為(wei) 導向的並購、鼓勵鏈主企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數智化轉型、支持工業(ye) 企業(ye) 綠色低碳改造等方麵的重點措施,以及加強技改人才培育和支持、加強技改項目資源要素保障等政策保障,涉及方方麵麵,進一步凸顯了廣東(dong) 全力以赴抓好技術改造、努力把製造業(ye) 升級為(wei) 現代化版的信心和決(jue) 心。

  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省工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3.9%,持續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累計推動7315家工業(ye) 企業(ye) 開展技術改造,完成全年任務的81.3%。隻要堅持以促進工業(ye) 轉型升級、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為(wei) 主攻方向,全力以赴抓好技術改造,真正讓“技改紅利”惠及企業(ye) ,就一定能把製造業(ye) 這份“家當”做得更加厚實。

  南方日報記者 扶 青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