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新顏值 大柵欄延壽街社區“黨建四合院”亮相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鮑聰穎 安格)“我們(men) 22號院的整體(ti) 改造真是想我們(men) 居民所想,小院兒(er) 打造的這麽(me) 整潔真是要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感謝社區!”11月15日,大柵欄街道延壽街社區“黨(dang) 建引領提升服務 打造黨(dang) 建四合院”項目正式落成亮相。在東(dong) 北園胡同22號院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鄭大媽告訴記者,現在,地麵、牆麵,整體(ti) 環境都提升了很多,住在這裏感覺自己的老年生活特別美好。
“互相監督,文明充電;文明養(yang) 寵,汙物自潔……您看這個(ge) 胡同公約,是我們(men) 所有居民共同定製的!”據了解,東(dong) 北園22號位於(yu) 大柵欄胡同群落中心位置,院門口經常有居民堆放的雜物,使本就不寬闊的小胡同更加擁擠。鄭大媽說:“老百姓過日子都是破家值萬(wan) 貫,但凡能有點用的東(dong) 西都舍不得扔,這樣下來小院的東(dong) 西就越堆越多了”。大柵欄街道延壽街社區黨(dang) 委以實施推進“紅牆先鋒工程”和“雙提升”工程為(wei) 契機,結合街道“五位一體(ti) ”立體(ti) 化基層治理聯動體(ti) 係建設,以需求為(wei) 導向,以民生為(wei) 根本,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服務群眾(zhong) 經費撬動作用,騰出東(dong) 北園22號及周邊的有限空間進行改造升級。這是大柵欄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服務群眾(zhong) 經費撬動作用,著力推動主題教育成果轉化落地,形成多方參與(yu) 社區治理的生動實踐。
在大柵欄街道“一核四力四品牌”基層黨(dang) 建模式中,社區黨(dang) 建以打造“黨(dang) 建四合院”為(wei) 主線,不斷築牢黨(dang) 組織紅色堡壘。延壽街社區黨(dang) 委2020年開始舉(ju) 辦“四合院裏微黨(dang) 課”;2021年開始嚐試利用基層黨(dang) 組織服務群眾(zhong) 經費進行院落微改造;2022年底,社區通過實地走訪、圓桌會(hui) 議等形式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建議,突破院落限製,將改造延伸至22號所在胡同及兩(liang) 側(ce) 6個(ge) 院落,以點連線、以線成麵,提升胡同整體(ti) 空間氛圍。在實際改造過程中,針對居民廣泛提出的儲(chu) 物空間小、堆物堆料嚴(yan) 重等問題,“院內(nei) 兩(liang) 側(ce) 通道加增儲(chu) 物功能櫃和花箱”、“設置功能性更強的晾衣架”、“繪製美術作品美好牆麵”,一條條改造意見匯集到了社區。社區黨(dang) 委累計召開居民座談會(hui) 10餘(yu) 次,調整方案20餘(yu) 次,動員家住22號的老黨(dang) 員鄭鳳英發揮樓門院長作用,從(cong) 設計方案到項目實施再到施工階段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務求讓居民改的順心、住的舒心。改造空間也是社區新的宣傳(chuan) 陣地和議事空間,將匯智延(言)合議事廳搬到居民家門口,暢通居民意見征集渠道,提高社區基層治理能力。
下一步,延壽街社區圍繞改造後的西城區第五批“最美院落”東(dong) 北園22號,整合轄區曆史文化典故、改造點位成果,探索形成“延壽印跡”打卡遊覽活動,以打卡蓋章形式推動文化宣傳(chuan) 。
接下來,大柵欄街道將繼續引領基層黨(dang) 組織將更多黨(dang) 建品牌項目成效轉化為(wei) 區域治理工作實效,以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