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靜海:洪水後 有事您說話

發布時間:2023-11-17 16:33:00來源: 天津日報

  原標題:洪水後 有事您說話

  日前,靜海區台頭鎮已經完成了9000多畝(mu) 冬小麥搶種工作,瓜果蔬菜接茬育種。泛青的農(nong) 田、忙碌的農(nong) 機、鄉(xiang) 親(qin) 的笑臉……黨(dang) 員幹部深入田間地頭、農(nong) 戶車間,以務實舉(ju) 措提升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質量。

  在第二批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中,靜海區堅持以抗洪救災為(wei) “活教材”,紮實開展調查研究,以更高標準、更實舉(ju) 措對問題短板集中攻堅。針對災後重建,靜海區組織120多家企業(ye) ,進村點對點招聘;推進103公裏鄉(xiang) 村道路,及涵洞、橋梁等基礎設施修複;入戶解決(jue) 群眾(zhong) 問題、處理農(nong) 業(ye) 訴求200多個(ge) ,提供農(nong) 技指導360多次。

  臨(lin) 近中午,在台頭鎮民生村,村民郝德運正和鎮裏的農(nong) 技人員念叨,“說實話,我們(men) 有點拿不準這水淹地,能不能種出好糧食。”

  “您放心,耕地檢測沒問題,咱先搶種一茬冬小麥,來年再接著種,有嘛事您就找我。”靜海區農(nong) 業(ye) 部門推出“有事您說話”服務,經驗豐(feng) 富的種植專(zhuan) 家包保農(nong) 戶,解決(jue) 種植中的問題。

  此前,郝德運和弟弟一起承包了1000多畝(mu) 地,看到農(nong) 田全部被淹沒,哥兒(er) 倆(lia) 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這兩(liang) 天,農(nong) 技人員幫著他們(men) 一塊兒(er) 忙活,早前被淹的土地已經全都搶種了冬小麥,還特意留了一些耕地,準備明年開春種上台頭西瓜。太陽底下,望著成片連方的農(nong) 田,遠處農(nong) 機運轉,哥兒(er) 倆(lia) 笑得合不攏嘴。

  按照“一戶一策”的工作方法,台頭鎮把百姓的問題攏上來,倒排工期、銷號解決(jue) 。

  靜海區深入拓展抗洪精神內(nei) 涵,以思想教育夯實基層黨(dang) 建,讓更多群眾(zhong) 有幹勁、有追求、有目標。同時,明確“一把手”負責,到點“收賬”的硬指標,在科技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風貌、鄉(xiang) 風民風等領域下真功,繼續講好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這篇“動人故事”。

  工作中,台頭鎮專(zhuan) 門設立“重點項目清單”,集中推進問題解決(jue) 。連日來,經過多次調研協商,智慧暖棚有了新的試點基地,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每棚的產(chan) 量提高了750公斤;全鎮推廣“北二堡”特色積分製,為(wei) 每家定製“道德銀行積分存折”,圍繞人居環境、文明鄉(xiang) 風、城鄉(xiang) 建設等9類32項內(nei) 容進行積分評定,有效促進鄉(xiang) 村基層治理的良性循環;推出“品牌富農(nong) 計劃”,通過政策扶持、聯動營銷等手段,努力將“台頭西瓜”地理標識,打造成帶動全鎮農(nong) 產(chan) 品的“亮麗(li) 名片”。

  “台頭鎮正在引進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優(you) 質農(nong) 業(ye) 項目,推進西瓜、甜瓜、西紅柿等特色農(nong) 業(ye) 品牌化、科技化進程。”台頭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蔣嶢說。

  台頭鎮的新變化,是靜海區高質量發展的縮影。隨著第二批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深入開展,靜海區將進一步強化問題查擺、檢視整改,找準工作突破口,不斷破解製約招商引資、營商環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能提質等領域的問題,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記者 杜洋洋)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