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前10月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1.6萬億元
日前,《海關(guan) 總署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改革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正式出台,明確海關(guan) 監管三方麵16條具體(ti) 改革措施,涵蓋加工貿易從(cong) “前期備案”到“中期生產(chan) 銷售”再到“後期核銷核查”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鏈條管理。
廣東(dong) 是外貿大省。海關(guan) 總署廣東(dong) 分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1.6萬(wan) 億(yi) 元,占廣東(dong) 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3.5%。改革措施進一步優(you) 化監管模式、創新監管機製,將為(wei) 加工貿易注入強勁的發展新動能,助推廣東(dong) 加工貿易高質量發展。
試點開展單耗管理改革
《實施方案》明確,將試點開展單耗管理改革——在部分海關(guan) 試點開展將單耗標準轉化為(wei) 單耗參數,取消單耗標準剛性管理要求,企業(ye) 申報單耗超出原單耗標準的,海關(guan) 按照申報單耗審核後予以保稅核銷。
單耗是指加工貿易企業(ye) 加工成品所耗用的料件數量,是海關(guan) 核定企業(ye) 進口保稅料件、出口成品數量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按原有規定,加工貿易企業(ye) 應當在單耗標準內(nei) 向海關(guan) 申報單耗,超出單耗標準的,海關(guan) 按單耗標準的最高上限值或最低下限值對保稅料件進行核銷。改革後,將單耗標準轉為(wei) 單耗參數,企業(ye) 可按照生產(chan) 實際申報單耗,節約了超出單耗標準部分的稅款,此舉(ju) 將有效降低加工貿易企業(ye) 運營成本。”黃埔海關(guan) 保稅監管處副處長黃國華說。
“這項改革讓我們(men) 年內(nei) 企業(ye) 運營成本降低約10%,人力成本節約30%。”廣東(dong) 錦勝華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報關(guan) 主管汪洋吉男說。
實施“保稅+ERP”監管改革
《實施方案》還拓展了企業(ye) 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適用範圍。“按原有規定,企業(ye) 集團牽頭企業(ye) 必須為(wei) 高級認證企業(ye) 。改革後,放寬了牽頭企業(ye) 的適用範圍。優(you) 先考慮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裝備製造等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ye) ,允許這些行業(ye) 中內(nei) 部管理規範、信息化係統完備的非失信企業(ye) 作為(wei) 牽頭企業(ye) 開展企業(ye) 集團加工貿易業(ye) 務。”海關(guan) 總署廣東(dong) 分署稽查處副處長尹成剛說。
根據《實施方案》,海關(guan) 將整合聯網監管賬冊(ce) 和以企業(ye) 為(wei) 單元賬冊(ce) 管理模式,取消賬冊(ce) 經營範圍備案,統一適用前期、中期和後期管理製度和管理要求,同時開展“短溢區間”改革,即在加工貿易賬冊(ce) 管理中引入“短溢區間”管理,對企業(ye) 產(chan) 生的一定幅度內(nei) 的合理誤差,符合不予處罰情形的,依法辦理征稅或調整賬冊(ce) 後,海關(guan) 按規定予以正常核銷。
“這對賬冊(ce) 管理企業(ye) 是一個(ge) ‘雙減’的改革措施,取消了聯網監管賬冊(ce) ‘100%下廠核銷’‘海關(guan) 抽盤貨物商品價(jia) 值量達25%以上’的管理要求,降低企業(ye) 停廠盤點而產(chan) 生的管理成本。”海關(guan) 總署廣東(dong) 分署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此外,海關(guan) 還將實施“保稅+ERP”監管改革。“保稅+ERP”是指海關(guan) 對接企業(ye) ERP係統直接抓取數據,運用大數據智能分析輔助監管,減少企業(ye) 向海關(guan) 申報的數據和環節。
2023年4月,深圳海關(guan) 啟動試點,每月可減少企業(ye) 加工貿易重複申報數據超220萬(wan) 條,賬冊(ce) 設立、變更和報核準備時間壓縮一半以上,降低企業(ye) 人工、運營以及合規管理成本約400萬(wan) 元。
南方日報記者 肖文舸 通訊員 陳琳 曾迎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