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沭陽:小花木長成“搖錢樹”
原題:讓小花木長成“搖錢樹”(“我是黨(dang) 員,我在崗位”)
桂花、菊花、黑鬆、黃楊……江蘇宿遷市沭陽縣雙蕩村的新村幹公益直播基地大棚裏擺滿了各種苗木,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李敏和其他村幹部正忙著發貨。
沭陽有“中國花木之鄉(xiang) ”之稱,不少人從(cong) 小就學習(xi) 種花木、賣花木。因車禍左臂殘疾的李敏,憑借頑強的毅力,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ye) 後,李敏回到家鄉(xiang) ,成了村裏最早一批通過電商賣花木的人。
花卉綠植包裝發貨,需要帶土帶盆、保型保活,單臂完成困難重重。“那時候包裝花苗,常常5根手指頭被刺得都是傷(shang) 。”李敏的小店從(cong) 無人問津到客源穩定,她沒少吃苦,剛開始的時候,一周就瘦了10多斤。
手嘴並用,打包、發貨,兩(liang) 分多鍾,一盆綠植就處置好了。如今的李敏,幹起活幹練麻利。
2017年,大學期間就入黨(dang) 的李敏經過層層篩選成為(wei) 一名村幹部,來到雙蕩村。雙蕩村所在的新河鎮是沭派盆景技藝的代表區域,但由於(yu) 交通不便,花木生意一直沒做出大名堂。
李敏入戶走訪,“老人有幾十年的手藝,想接觸電商有顧慮,年輕人想幹電商但沒有方法。”了解到這些痛點,李敏帶著村幹部建起了公益直播基地。這些年,從(cong) 網店經營到直播賣貨,技術在變,直播基地的培訓方式也在變。村民需求變了,李敏不斷打磨培訓課程,研究數字經濟下的直播新方式……
“最好每天都直播,而且時間固定。”日前一堂直播營銷培訓課上,李敏娓娓道來,10多名村民聽得認真。“現在靠直播賣花木,一年的收入有200多萬(wan) 元。”長期在村裏的公益直播基地學習(xi) ,村民胡孟斯開網店、搞直播,花木生意越做越好。
如今在雙蕩村,手機成為(wei) 新農(nong) 具,直播變成新農(nong) 活,流量變成新農(nong) 資,村裏開直播賣花木的有400多戶。以前,村裏一到晚上黑黢黢的,現在卻是燈火通明忙著賣貨的繁忙時段。
“大爺,要不您也做直播賣貨?”一次入戶中,李敏對70多歲的胡方前說。“年紀大了還能直播?”胡大爺連連搖頭。但胡大爺有30多年的手藝,小黑鬆、小黃楊等苗木經過他一收拾就變出各種造型來。再一問,胡大爺家的花木主要還是靠他去鎮上的集市賣,剛開始還能每盆按照單價(jia) 賣,快收市的時候就成堆便宜賣了。
“村裏剛升級了直播基地,村幹部可以免費直播幫您賣,苗木也可以先寄養(yang) 在基地大棚裏,我們(men) 來日常維護。”聽完李敏介紹,胡大爺有些心動,覺得可以試一試。沒過幾天,他帶著幾盆小黑鬆盆景來到直播基地。
“各位老鐵,這是我們(men) 村70多歲的胡大爺做的小黑鬆盆景,一盆一個(ge) 造型……”李敏從(cong) 不同角度展示小黑鬆,直播時,李敏還請胡大爺現場製作小黑鬆造型,當天帶去的20多盆小盆景很快全部賣光。現在,胡大爺與(yu) 村公益直播基地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guan) 係。2022年,雙蕩村的新村幹公益直播團隊幫助了39戶村民賣貨,盆景銷售額達42萬(wan) 元,戶均月增加收入2380元。
2022年,李敏作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參加了黨(dang) 的二十大。“這對我來說既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我將繼續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頭人,讓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生活越來越好。”李敏說。如今,除了賣花木,她還在直播間介紹“沭派盆景”,讓消費者了解更多花木背後的文化,讓村裏的更多好產(chan) 品走出去。
《人民日報》2023年11月21日1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