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臨海:打造“1米視角”兒童文旅品牌
如何把跨越時空、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發揚光大?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在孩子們(men) 眼前活起來?不久前,“府城童行·宋韻奇遊記”宋韻研學親(qin) 子行活動在浙江臨(lin) 海台州府城文化旅遊區舉(ju) 行,5組來自不同行業(ye) 、不同地域的家庭,以親(qin) 子同行的方式走進府城古跡、解碼宋韻文化基因。
這是臨(lin) 海在傳(chuan) 承文化初心、映照美好童心上探索的新路徑,也是用“1米視角”探索兒(er) 童文旅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2023年,臨(lin) 海在建設兒(er) 童友好城市的過程中,創新提出“文旅友好”理念,立足臨(lin) 海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打造獨具臨(lin) 海辨識度的兒(er) 童文旅品牌。
彎下腰——打造兒(er) 童文旅IP
“這位是李尚書(shu) ,他將帶領大家開啟這場宋韻研學之旅。”隨著“李尚書(shu) ”角色的登場,宋韻研學親(qin) 子行活動的劇本正式開始演繹。
每位兒(er) 童“沉浸式”代入文學家之女、商人之子、將軍(jun) 之後等角色,與(yu) 父母共同參與(yu) 曲水流觴茶會(hui) 、鬥雅賽、開城門禮、百戲遊藝、營造法式、走讀詩路文化等活動。
不難看出,這是一場以宋韻文化為(wei) 主基調的“穿越之旅”,同時也是一場“兒(er) 童友好之旅”。為(wei) 滿足兒(er) 童群體(ti) 的遊戲需求和競爭(zheng) 心理,主辦方特意將“贏取交子”的任務貫穿研學各環節;考慮到兒(er) 童視角的局限性,活動中的展示台、宣傳(chuan) 語等均以“1米高度”為(wei) 基準設置。
“這和以前參加的研學遊都不一樣,不單要換裝,還要學宋朝知識、行宋朝禮儀(yi) ,體(ti) 會(hui) 宋人的生活方式,真的像穿越一樣。”來自杭州的小學生黃哲熙拿到自己喜歡的劇本角色後興(xing) 奮地說。
細節之處,盡顯“兒(er) 童友好”。放眼臨(lin) 海全域,兒(er) 童文旅IP也已遍地開花。依托台州府城詩路文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府城研學遊”項目已成為(wei) “寓教於(yu) 旅”的典型樣板;括蒼鎮的“柴古唐斯兒(er) 童越野賽”已成為(wei) 風靡兒(er) 童群體(ti) 的熱門賽事;在匯溪鎮,“溪小匠”研學課程成了深受孩子歡迎的建築啟蒙課。
俯下身——創設兒(er) 童友好空間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靈湖景區環湖步道上,來來往往會(hui) 遇上不少參與(yu) 親(qin) 子騎行的家庭;大草坪上,父母帶著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在文創商店江南讚的兒(er) 童閱讀書(shu) 吧,擠滿了埋頭讀繪本的孩子們(men) ……“兒(er) 童友好”已然成為(wei) 靈湖景區的新標簽。
不僅(jin) 是景區,城市的各個(ge) 角落也向兒(er) 童傳(chuan) 遞友好的信號。公共圖書(shu) 館專(zhuan) 門配備了少兒(er) 藏書(shu) 室和閱覽室,大部分社區圖書(shu) 館設立了親(qin) 子閱讀室;博物館、非遺中心劃定公共空間,作為(wei) 兒(er) 童自然教育、科技體(ti) 驗基地;新建台州府城宋韻·詩路文化體(ti) 驗館,為(wei) 兒(er) 童提供自主探索、自由學樂(le) 的詩詞空間。
“目前在建的江南·溪望穀、溪山有道等鄉(xiang) 村文旅項目都融入了親(qin) 子同遊、家庭陪伴等元素。熊出沒文旅小鎮也將在不久後開園,屆時將為(wei) 臨(lin) 海及周邊地區的兒(er) 童新增一個(ge) 休閑度假、親(qin) 子娛樂(le) 的好去處。”臨(lin) 海市社發集團工作人員介紹。
伸出手——搭建成長陪伴平台
在臨(lin) 海,兒(er) 童作為(wei) 城市小主人,還擁有一張專(zhuan) 屬的“城市地圖”。地圖上不僅(jin) 用卡通圖標標注出19個(ge) 鎮(街)的特色景點和地道物產(chan) ,還用不同色係勾勒出“環遊臨(lin) 海”的主題路線,涵蓋紅色教育、生態旅遊、體(ti) 能拓展等7大板塊36個(ge) 點位。每位兒(er) 童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開啟城市探索之旅。
2023年5月,臨(lin) 海成立“兒(er) 童友好企業(ye) (商戶)聯盟”,首期招募了30多家熱心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的企業(ye) (商戶),同步啟動“百業(ye) 童萌·成長計劃”“和家人一起做6+1挑戰”等活動,為(wei) 兒(er) 童搭建素質提升活動平台和家庭服務平台。
這些都是臨(lin) 海推出家庭教育主體(ti) 責任人積分服務體(ti) 係的特色內(nei) 容,通過政府、家庭、學校、社會(hui) 多方聯動,進一步深化關(guan) 愛未成年人“雙手”行動,以累積積分、點亮榮譽勳章、獲取成長禮遇的形式,提供更有趣味性的多種成長陪伴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