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火紅石榴籽籽同心沁芬芳

發布時間:2023-11-24 15:05: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室外寒風瑟瑟,屋內(nei) 暖意融融。

  11月20日,走進赤峰市鬆山區興(xing) 安街道臨(lin) 潢家園社區,烏(wu) 蘭(lan) 牧騎排練廳內(nei) 的歡快舞步,民族融合小課桌教室裏的歡聲笑語,民族工藝編織刺繡班上一個(ge) 個(ge) 栩栩如生的編織作品,無不訴說著這個(ge) 大家庭的溫馨與(yu) 和諧。

  作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過的地方,臨(lin) 潢家園社區以家的理念、家的關(guan) 懷、家的溫暖,開展“家”服務,各民族居民在這個(ge) 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譜寫(xie) 著社區“和諧曲”。

  小家和睦,大家和諧。在促進民族團結上,赤峰市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持續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局,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深化、各民族文化創新交融、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成果豐(feng) 碩、民族事務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經濟社會(hui) 持續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麵。

  在巴林右旗博物館,有一個(ge) 展廳專(zhuan) 門展示20世紀60年代初來到巴林右旗的25個(ge) “國家的孩子”的生活曆程,斯琴高娃就是其中的一名。

  當看到展陳有自己的照片和生活經曆,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的阿爸和額吉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沒有他們(men) 也許我根本活不下來,是他們(men) 和草原給了我一個(ge) 溫暖的家。”斯琴高娃表示。

  “三千孤兒(er) 入內(nei) 蒙”這段源於(yu) 特殊時期、跨越了地域、血脈和民族的故事,正是黨(dang) 的民族政策綻放出的時代光彩。時至今日,民族團結精神依然在蒼茫草原上傳(chuan) 承賡續。

  巴林右旗查幹沐淪蘇木與(yu) 林西縣官地鎮龍頭山村開展共建聯創活動,由龍頭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向巴林右旗牧民傳(chuan) 授發展食用菌產(chan) 業(ye) 技術;林西縣五十家子鎮泉溝村的孤寡老人到巴林右旗的索博日嘎敬老院養(yang) 老,與(yu) 幾位蒙古族老人相處融洽……

  為(wei) 不斷豐(feng) 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形式,推動各民族互嵌式發展,赤峰市製定“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推出“一家親(qin) 民族團結進步黨(dang) 建聯合體(ti) ”和“城市民族綜合服務體(ti) ”工作模式,持續推動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著力創造各民族共事共樂(le) 共居共學的社會(hui) 環境。

  11月4日,赤峰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青馬·石榴籽”培訓班在內(nei) 蒙古敖漢幹部學院開班。

  《赤峰地區曆史文化資源》《體(ti) 驗館講解技巧》專(zhuan) 題講座和史前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等現場教學內(nei) 容,讓50餘(yu) 名學員受益匪淺,他們(men) 紛紛表示,要崗位建功,並用誌願服務書(shu) 寫(xi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的青春之歌。

  如今,赤峰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guan) 、進企業(ye) 、進社區等“七進”活動持續火熱進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結出累累碩果。目前,全市累計創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9個(ge)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20個(ge) 、“模範個(ge) 人”22名。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是對我們(men) 村各族群眾(zhong)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建美好家園的最高肯定。”赤峰市鬆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趙會(hui) 傑說,目前村裏通過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工產(chan) 業(ye) ,人均收入達到了1.8萬(wan) 元,村民生活越過越富裕了。

  民族事務治理有效,則各民族團結和諧,社會(hui) 穩定安寧,經濟繁榮發展。

  赤峰市不斷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出台一係列民族領域政策法規,研究推出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務實舉(ju) 措,織就維護民族團結的法治之網。

  富山嘉苑社區推出“劉老哥和事兒(er) ”和“郭律師講法”兩(liang) 大矛盾糾紛調解特色服務品牌,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王府社區建立“夢之圓”勞動力就業(ye) 市場,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的就業(ye) 問題;河畔社區開設“四點半課堂”,為(wei) 流動人口子女提供托管服務……

  在赤峰,民族團結創建工作融入了黨(dang) 的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改善、社會(hui) 治理等社會(hui) 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麵。

  隨著各族人民不斷交流交融、團結互助,赤峰市各族人民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遷。“十三五”以來,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4.6%;城鄉(xiang)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6.7%和9.3%。

  長風萬(wan) 裏啟新程,赤峰市403萬(wan) 各族人民將繼續踔厲奮發、團結奮鬥,同心合力嗬護“模範自治區”崇高榮譽,攜手創造新的輝煌。(記者 王塔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