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持續築牢數字經濟底座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區GDP比重超50%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孟竹)11月23日,2023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hui) 召開,中關(guan) 村科學城管委會(hui) 副主任、海澱區副區長武凱會(hui) 上介紹,作為(wei) 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創新高地,海澱區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全區GDP比重超50%。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起到“壓艙石”作用,1-9月規模以上企業(ye) 實現收入超1.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6%,占北京全市收入比重64%,為(wei) 全市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強支撐作用。
“近年來,海澱區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質量數字化發展為(wei) 主線,持續築牢數字經濟底座,著力提升數字經濟創新引領水平。”武凱表示,海澱區圍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持續推動引領性數字技術攻關(guan) 和高端特色數字產(chan) 業(ye) 發展。
在人工智能領域,為(wei) 助推大模型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武凱介紹,海澱區出台一係列優(you) 化政策體(ti) 係,針對大模型所需底層技術、算力、數據、場景等關(guan) 鍵要素給予精準引導和資金支持。比如,加快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設,為(wei) 企業(ye) 提供高效優(you) 質算力,發布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補貼專(zhuan) 項,對技術創新性強、應用生態豐(feng) 富的大模型,給予相關(guan) 創新主體(ti) 最高1000萬(wan) 元資金補貼。對於(yu) 重大項目,原則上可根據研發迭代情況,連續支持兩(liang) 年;支持打造飛智大模型開放體(ti) 係,構建涵蓋大模型關(guan) 鍵算法、數據集和數據處理工具、大模型評測平台等一站式、高質量共性技術平台和開源軟件生態。此外,推動核心技術創新攻關(guan) ,通過揭榜掛帥方式支持人工智能芯片、高效數據處理、模型構建、訓練、調優(you) 對齊、推理部署應用等核心技術攻關(guan) 。根據項目技術創新性和投入情況,給予最高1000萬(wan) 元資金支持。今年,海澱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獲評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秀等級。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武凱介紹,海澱區全力打造“中關(guan) 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集聚區”,對入駐人工智能企業(ye) 提供專(zhuan) 班式服務。首批重點建設五道口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北大西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中關(guan) 村西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清華科技園等4個(ge) 人工智能特色產(chan) 業(ye) 園,總建築麵積約67萬(wan) 平方米,未來將繼續拓展引領區和發展區。同時,聚焦政務服務、政務辦公、城市治理、醫療衛生、醫保、教育、產(chan) 業(ye) 服務等領域,首批建設7個(ge) 標杆場景,推進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
在集成電路領域,聚焦人工智能芯片、通信芯片、新型存儲(chu) 芯片、模擬芯片、車規級半導體(ti) 等方向推動創新突破,持續完善集成電路測試公共服務能力;支持RISC–V架構處理器研發,第二代“香山”(南湖架構)開源高性能處理器核發布;建設RISC-V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服務企業(ye) 落地發展,持續打造RISC-V創新生態。
在基礎軟件與(yu) 網絡安全領域,打造全棧式自主軟件創新平台。搭建國家數字化設計與(yu) 製造創新中心北京中心,推動核心工業(ye) 軟件在設計、仿真、控製係統、生產(chan) 全流程自主可控;加快國家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園建設,核心區主體(ti) 大樓預計明年建成落地。
在互聯網3.0領域,支持微芯研究院打造區塊鏈開源開放軟硬件技術體(ti) 係“長安鏈”,發布256核區塊鏈專(zhuan) 用加速芯片等重大成果,推動建設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
在未來產(chan) 業(ye) 領域,空天方向聚焦通信、導航、遙感等衛星研發及應用,實現首顆使用大型柔性太陽翼平板堆疊式衛星技術突破,推進衛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前瞻布局6G、量子、腦機接口、 Al +健康等,夯實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
武凱介紹,全國首個(ge) 以“研發創新”為(wei) 特色的綜合保稅區正在中關(guan) 村科學城北區加快建設,後續海澱區也將充分發揮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等政策疊加優(you) 勢,深化落實中關(guan) 村先行先試改革,多措並舉(ju) 匯聚政策、空間、人才、資本等創新資源要素,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產(chan) 業(ye) 服務能力,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通過凝聚各方力量,開放協作,助力全市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