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精細化治理,讓城鄉更有溫度

發布時間:2023-11-27 10:1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古語說: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鄉(xiang) 治理的方向。

  探索城鄉(xiang) 社區網格化管理、加強老舊小區改造、用信用積分提升群眾(zhong) 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熱情……各地近年不斷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讓城鄉(xiang) 變得更有溫度。

  小網格有大效能

  中華大地,縱橫阡陌。在依照行政區域劃分出的不同城鄉(xiang) 社區內(nei) ,一種新的社會(hui) 治理方式正受到關(guan) 注——網格化管理。如果將每個(ge) 網格看作一個(ge) 大家庭,那麽(me) 網格中的網格員就是基層“管家”。通過“網格化”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基層治理模式,個(ge) 人與(yu) 社會(hui) 緊緊連接。

  每次從(cong) 村裏公交站旁走過,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裏店鄉(xiang) 西直河村村民楊曉龍都會(hui) 停下腳步,仔細看看路邊排水口是否完好。由於(yu) 地勢低窪、缺乏排水口,以前一下大雨這段路就積水,村民路過都要擼起褲腿。楊曉龍向村裏網格員反映後,前些日子鄉(xiang) 政府對該路段進行改造,下雨時再沒有出現過積水。“網格員真管事!”楊曉龍說。

  問題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網格員張秋豔印象很深:“今年8月初,北京遇到強降雨天氣。接到村民反映後,我趕緊到公交站來看,水差不多淹到我的小腿了,就立即聯係網格長。”

  網格長由村規劃辦主任王樹雷擔任,他先協調鄉(xiang) 裏調來4輛汙水車抽水,又打開汙水井蓋排水,“當時雨越下越大,每隔半小時就要抽一次水”。為(wei) 了防止再次積水,鄉(xiang) 裏臨(lin) 時安裝了強排泵,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

  一遇到積水就抽水,這樣的做法治標不治本。十八裏店鄉(xiang) 市民訴求處置中心副主任肖世佳說,大雨過後,鄉(xiang) 裏在西直河村委會(hui) “吹哨”朝陽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區水務局、區交通委等部門,研究如何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在確認該路段權屬後,鄉(xiang) 裏先墊付資金,改造下水管道。經過約20天建設,路麵增設了11個(ge) 雨箅子,路邊新修了強排泵站,路下埋設了排水管,遇到積水時就自動排水。路過的村民都稱讚:“這下過路安心多了。”

  開辟停車場,緩解村裏“停車難”;幫助需要坐輪椅的老人增設門口坡道;及時清理轉運路邊堆放的廢品……在西直河村,網格員發現、反映、解決(jue) 的“小事”很多。

  “我們(men) 將網格內(nei) 的人、地、物、事、組織全部納入網格,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zhong) 身邊。”西直河村村委會(hui) 主任楊海濤說。西直河村東(dong) 臨(lin) 北京市五環路,在4.7平方公裏麵積內(nei) ,居住著本地村民和外來務工人員共約2.6萬(wan) 人。由於(yu) 人員居住分散、複雜,各類矛盾糾紛較多。為(wei) 及時了解居民訴求,村委會(hui) 近年將村莊劃分為(wei) 73個(ge) 小網格,每10戶到20戶居民組建為(wei) 一個(ge) 小網格。網格長和網格員由村幹部、村民誌願者擔任。他們(men) 定期巡查走訪,通過十八裏店鄉(xiang) 精細化管理平台收集群眾(zhong) 意見,並及時處理,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城鄉(xiang) 社區。

  近年來,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各地鋪開,且各有特色。在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施網格管理難度評分製,優(you) 化網格任務;在河南省漯河市,一個(ge) 網格配置“四員”:社區居委會(hui) 管理人員擔任網格管理員,機關(guan) 包片幹部擔任網格協管員,民警擔任網格警務員,黨(dang) 員、熱心群眾(zhong) 和人大代表等擔任網格監督員,及時收集、反饋社區群眾(zhong) 訴求;更多地方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將數字化綜合信息係統運用到網格化治理中;一些地方還出台地方性法規,規範各項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如廣東(dong) 省清遠市、黑龍江黑河市、浙江省舟山市等地都有了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網格化管理能夠推進人、財、物、權、責全麵下沉,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將社區重劃、歸並、整合成網格單元後,調整治理模式為(wei) ‘區—街道—社區—網格’,能夠克服傳(chuan) 統行政部門間條塊分割、權責模糊等弊端,提升社會(hui) 治理效能。”

  老舊小區也宜居

  增加保溫層、改造上下水、增加停車位、加裝電梯……全國很多城鎮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駛入快車道,通過合理的微改造,讓老舊小區更宜居。

  “之前,小區確實是髒亂(luan) 差,房屋漏雨,雨水汙水不分流,私搭亂(luan) 建,不成樣子。”提起小區改造前的情況,貴州省興(xing) 義(yi) 市黃草街道吉祥小區的居民施建國連連搖頭。

  吉祥小區建於(yu)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是黃草街道比較老舊的小區之一,髒亂(luan) 差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為(wei) 切實理順小區治理問題,在向陽社區黨(dang) 總支的組織協調下,小區成立了業(ye) 主委員會(hui) ,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收取衛生費,聘請人員打掃小區衛生。

  小區“髒”的問題解決(jue) 了,但由於(yu) 年久失修,“亂(luan) ”和“差”的問題始終沒有頭緒。“兩(liang) 年前,我們(men) 爭(zheng) 取到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對小區進行大整修。”向陽社區第一書(shu) 記呂益新說,屋頂防漏改造、牆麵煥新、路麵硬化,實行雨汙分流,劃定停車位,拆除亂(luan) 搭亂(luan) 建,居民很滿意。今年4月,社區還在小區增設休閑長廊、文化牆、棋牌桌、乒乓球桌及健身場所等設施,打造動靜分區的舒適環境。

  享受著舒適環境,吉祥小區居民參與(yu) 社區管理的熱情變高了。“以前小區裏亂(luan) 扔垃圾沒人管,現在我們(men) 都自覺把垃圾分類投到桶裏;社區還組織大家定期大掃除,幹淨整潔的環境得靠我們(men) 自己愛護。”居民蔡長品說。

  興(xing) 義(yi) 市政府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興(xing) 義(yi) 市深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投入6.2億(yi) 元開展城市更新,對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公園廣場進行改造提升,新建、改造地下管網,如今城市形象和人居環境大為(wei) 提升。

  在全國,近5年改造16.7萬(wan) 個(ge) 老舊小區,惠及2900多萬(wan) 戶、8000多萬(wan) 居民,極大改善了群眾(zhong) 的生活條件。

  麵對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存在的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居民利益訴求不一致等難點,各地進行了因地製宜的實踐:北京石景山區對老舊小區設施及服務等情況進行整體(ti) 打分排序,改造項目由居民“點單”,責任設計師“把脈開方”;安徽滁州利用微信小程序動員居民參與(yu) 小區“體(ti) 檢”問卷,根據“體(ti) 檢”結果,“靶向”確定改造內(nei) 容;江蘇印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適宜推廣應用技術手冊(ce) (試行)》,提出建立基礎設施改造和公共空間優(you) 化等技術體(ti) 係,提供“菜單式”改造清單……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群眾(zhong) 家門口的‘關(guan) 鍵小事’,又是基層治理的‘民生大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wei)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麵,一些國家出台相應的政策法規,利用法治和財政支持相結合的手段,調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舊宅改造的積極性。這些經驗值得我們(men) 借鑒。

  積分製效果看得見

  近年來,很多地方用積分激勵作為(wei) “小杠杆”,撬動居民群眾(zhong) 支持和參與(yu) 基層治理的熱情。

  重慶市大渡口區八橋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冉小平從(cong) 事社區工作20餘(yu) 年,曾經,他最大的煩惱是社區居民沒有參與(yu) 感,“如今公益積分雲(yun) 平台上線,社區工作有了很大變化”。

  公益積分雲(yun) 平台以微信公眾(zhong) 號為(wei) 窗口,積分規則主要涉及家庭鄰裏美德、社區管理美德、社區建設等72項,居民可在公益積分雲(yun) 平台上發布信息,通過審核後即可在相應板塊公開展示。

  “主動參加義(yi) 務巡邏,50分;幫助社區宣傳(chuan) 政策,30分;參加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活動,25分……”八橋鎮夕陽紅舞蹈隊隊員施時碧對公益積分雲(yun) 平台的計分規則非常清楚。從(cong) 前,有些居民遛狗時不清理糞便,小區道路上也有不少垃圾。她和幾個(ge) 熱心的居民常常幫著清理,不僅(jin) 費時且收效甚微。如今,“看見不文明行為(wei) ,就拍照發到雲(yun) 平台,當事人看見了,自己就會(hui) 默默改正”。

  據統計,公益積分雲(yun) 平台推行3年多來,參與(yu) 人數已超過3.8萬(wan) ,近16.2萬(wan) 件好事善事被分享出來,家庭矛盾及鄰裏糾紛同比下降76%。

  看得見效果的文明積分,讓更多居民從(cong) 社會(hui) 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wei) 參與(yu) 者。

  在山東(dong) 省龍口市徐福街道,當地將信用積分與(yu) 誌願服務結合,居民以參加誌願服務的次數、時長為(wei) 依據獲得信用加分,憑積分在“信用超市”兌(dui) 換生活用品。個(ge) 人信用等級達到3A級,還可兌(dui) 換景區、培訓基地門票等。“徐福街道在改革創新中充分發揮‘信用+誌願’的正麵激勵作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投身到扶老助殘、送藥義(yi) 診、反詐宣傳(chuan) 等誌願服務中來,社區凝聚力增強了。”徐福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焦述文說。

  上海市奉賢區西渡街道金都雅苑社區探索將積分製約定拓展到社區興(xing) 趣團體(ti) 和既有熟人網絡,打造個(ge) 性化、趣味化的積分目標。例如,居民參與(yu) “睦鄰花園”“寵愛有禮”等項目後,可以用積分或貨幣換購項目協議卡,按要求完成協議卡上的約定任務,即可獲得雙倍積分獎勵,吸引了很多年輕居民參與(yu) 社區事務。

  專(zhuan) 家建議,各地城鄉(xiang) 社區在推廣積分製過程中,應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則,凝聚各部門和社會(hui) 各類組織的力量,形成協同推進積分製的合力。圍繞社區治理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建立動態管理、操作性強的積分體(ti) 係,可量化、可計算,確保公信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11月27日 第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