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等昌平文旅地標將迎整體提升

發布時間:2023-11-29 09:47: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董兆瑞)日前,昌平區召開全區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記者了解到,作為(wei) 北京“三條文化帶”唯一交匯的行政區,昌平區接下來將進一步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與(yu) 文化產(chan) 業(ye) 方麵發力,推動明十三陵、居庸關(guan) 長城等區內(nei) 文旅地標實現整體(ti) 提升,將為(wei) 遊客帶來全新體(ti) 驗。

  明十三陵7.3公裏神道將整體(ti) 貫通

  今年7月8日,2023明文化論壇開幕首日,定陵出土萬(wan) 曆皇帝的金冠以及孝端皇後和孝靖皇後的4頂鳳冠在64年之後首次“合璧亮相 聚首一堂”,這一盛況吸引了無數目光,也再一次打響了明文化論壇的品牌。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昌平區以世界文化遺產(chan) 明十三陵為(wei) 抓手,持續打造明文化“金名片”。在本次召開的全區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上,昌平區明確提出將繼續高水平辦好明文化論壇這一品牌文化活動。

  除此之外,昌平區將進一步推動明十三陵未開放陵寢有序開放,實現7.3公裏神道整體(ti) 貫通。記者獲悉,明永陵、石牌坊公園等開放準備工作正在推進中。不僅(jin) 如此,昌平區也在探索明十三陵更多的“打開方式”,如正在推進開通空中航線、建設“空中觀陵點”等,遊客和明文化愛好者將有望乘上小型飛機解鎖空中視角,看到不一樣的明十三陵。

  居庸關(guan) 長城將盤活更多閑置空間

  有著“天下第一雄關(guan) ”之城的居庸關(guan) ,也是昌平區的一張文旅名片。近年來,“居庸山月”中秋詩歌晚會(hui) 、居庸關(guan) 長城垂直馬拉鬆賽事、長城國樂(le) 大典等一批精彩活動在雄關(guan) 腳下舉(ju) 辦,不斷為(wei) 居庸關(guan) 長城積攢人氣。記者了解到,昌平區將借助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契機,實現居庸關(guan) 長城的整體(ti) 提升。

  今年4月,昌平區啟動了居庸關(guan) 古客棧改造設計方案全國征集,將在契合長城文化和關(guan) 城主題的基礎上,打造成為(wei) 全市乃至全國長城文化主題的沉浸式體(ti) 驗目的地。今年9月,位於(yu) 居庸關(guan) 長城戶曹行署的古建築內(nei) 居庸關(guan) 長城博物館也開門迎客。接下來,居庸關(guan) 長城還將迎來基礎設施和周邊環境的整體(ti) 提升,優(you) 化人車動線。同時將有更多的閑置空間被盤活,打造更多文體(ti) 活動、沉浸式場景和研學互動平台,讓長城文化活起來。

  持續提升完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

  今年4月8日,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一期正式開園迎客,“龍泉漱玉”曆史盛景重現。接下來,昌平區將持續提升完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的設施服務,與(yu)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融為(wei) 一體(ti) 。同時,推動二期項目規劃研究。據了解,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二期將與(yu) 一期相輔相成、一脈相連,共同打造成為(wei) 集文物、生態保護與(yu) 休閑旅遊為(wei) 一體(ti) 的公共文化設施。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昌平區公共服務體(ti) 係逐步健全,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其中,昌平區積極探索“書(shu) 店+”模式,加強政策扶持引導和培訓指導,鼓勵實體(ti) 書(shu) 店創新發展。今年10月還出台了《昌平區開展“書(shu) 香昌平·愛閱之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助推全民閱讀不斷深入。目前,全區實體(ti) 書(shu) 店的數量達229家,萬(wan) 人擁有實體(ti) 書(shu) 店1.01家,位於(yu) 全市前列。

  據了解,今年1月至9月,昌平區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增速全市排名第四,全區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實現收入141.9億(yi) 元,同比增長20.2%,實現利潤總額14.6億(yi) 元,同比上漲49%,吸納從(cong) 業(ye) 人員9千餘(yu) 人,產(chan) 業(ye) 整體(ti) 發展勢頭良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