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共同配送 快遞進村提速(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共同配送,即通過多個(ge) 參與(yu) 方之間的合作,將不同來源、不同目的地的快遞包裹進行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新模式不僅(jin) 打通了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裏”,更釋放出農(nong) 村電商的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nei) 2800多個(ge) 縣級行政區中,已經有近一半區域探索了不同形式的快遞共配模式。
最近,河南光山東(dong) 嶽村的電商直播帶貨很是熱鬧,磚橋月餅、鹹麻鴨蛋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快速上行。“以前寄快遞要去10多公裏外的鎮上,現在離家200米就有快遞驛站。”東(dong) 嶽村村民喻雲(yun) 意興(xing) 奮地說。
陝西富平,不少村民發現,快遞服務時效比以往大幅提升。“經常是前一天網上下單,第二天就能到貨。”富平縣曹村鎮村民趙熊熊感慨。
不同的地域,相似的體(ti) 驗,農(nong) 村寄遞更快捷的背後,是快遞共同配送模式的快速興(xing) 起。通過將不同快遞企業(ye) 的快件進行集中配送,有效降低了快件運輸成本,讓快遞進村更順暢,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更有力。什麽(me) 是快遞共同配送?如何充分利用這一模式加快快遞進村步伐?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組建網絡,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裏”
早上7時許,旭日初升。山東(dong) 禹城汽車客運站裏,電商快遞物流共同配送中心開啟了一天的忙碌。
近3000平方米的分揀中心內(nei) ,信號燈閃爍,4個(ge) 卸貨口全部開啟,對接一輛輛從(cong) 濟南各家轉運中心進港的貨車。緊接著,一件件包裹順次進入環形自動分揀線,經電子麵單掃描後,按照收件地址落入對應隔口。
“去年9月,禹城交投集團牽頭,整合中通、申通等5家快遞公司組建了共同配送網絡。”中心負責人任建彬說,運營一年來,已建成1個(ge) 縣級物流分配中心、13個(ge) 鄉(xiang) 鎮級分撥中心和544個(ge) 村級快遞物流服務點,分揀配送效率提升超過50%,每天進港快遞數量從(cong) 5萬(wan) 多件提升至超7萬(wan) 件。
約莫兩(liang) 小時後,分揀進入尾聲。90號隔口對應安仁鎮,一旁,一輛8米長的農(nong) 村公交車已從(cong) 不遠的場站駛抵停靠。走近一看,這是一輛經過精心改造的班車——後車門區域的兩(liang) 個(ge) 座位已被拆除並安裝了玻璃門,打造出獨立包裹倉(cang) 儲(chu) 區,實現了“客貨分離”。
拉著快遞,載著乘客,半小時不到,記者一行便到達了安仁鎮物流快遞配送綜合服務站,經過二次分揀後,再由通村小公交運送至超市內(nei) 辟出的村內(nei) 服務點,村民掃碼取件完成配送。抬眼看進村時間,剛過上午10點半。
“這個(ge) 速度放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任建彬告訴記者,以往,禹城市農(nong) 村快遞服務由各家快遞企業(ye) “各自為(wei) 戰”,單量小、成本高,服務站點難以實現“村村達”,相對偏遠的村民隻能次日去10公裏外的鄉(xiang) 鎮取件,費時又費力。
“借助覆蓋城鄉(xiang) 的共配網絡,我們(men) 創立了‘禹眾(zhong) 不同’區域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如今已有30家企業(ye) 入駐。”禹城市交通運輸事業(ye) 發展中心副主任白洪濱介紹,以供銷社瑞聯電子商務公司為(wei) 例,今年7、8月份,月均訂單量已達2.6萬(wan) 件,月均交易額突破130萬(wan) 元,與(yu) 上半年月均相比實現大幅增長。
不隻在禹城。數據顯示,國內(nei) 2800多個(ge) 縣級行政區中,目前已經有近一半區域探索了不同形式的快遞共配模式。“共同配送實現了多個(ge) 參與(yu) 方之間的資源整合和優(you) 化,使其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時效和更優(you) 服務,適應農(nong) 村消費需求和電商發展。”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文強說,比如,在共配模式之下,多家快遞公司可以共享配送車輛、倉(cang) 儲(chu) 設施,從(cong) 而降低物流成本,還能通過集中配送和路線優(you) 化,縮短配送時間,提升服務質量。
各地因地製宜積極探索多種發展模式
共同配送,關(guan) 鍵在“共”,即通過多個(ge) 參與(yu) 方之間的合作,將不同來源、不同目的地的快遞包裹進行集中配送。近年來,為(wei) 深入推進快遞進村,更好激活農(nong) 村市場,各地因地製宜探索出多種共同配送發展模式。
——“快快合作”,多家快遞公司組成快遞聯盟,共享資源和網絡。
陝西富平,今年8月底,在渭南市郵政管理局指導下,地方商務部門整合中通、申通等多家快遞企業(ye) 及一家商貿流通企業(ye) ,引進自動分揀設備,打造共同配送體(ti) 係。依托14個(ge) 鎮級電商綜合服務中心和140個(ge) 村級電商綜合服務站,設立了232個(ge) 村級快遞站點,如今富平縣已形成縣級分揀、鎮級中轉、村級收發的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助力快遞企業(ye) 降低綜合運營成本30%至50%。中通富平縣分公司負責人杜康介紹,目前,富平主要快遞企業(ye) 計劃將縣級總部集中遷入同一園區,進一步深化共同配送,更好降本增效。
——“快遞孵化”,單家快遞公司主導,承攬其他企業(ye) 收派件。
一些快遞公司正在嚐試建立專(zhuan) 門的鄉(xiang) 村寄遞平台,通過整合多家快遞公司的資源和網絡,實現統一管理和協同配送。
安徽長豐(feng) ,順豐(feng) 旗下驛加易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共配網絡,由其提供場地、車輛、信息係統等服務中通、極兔等企業(ye) 收派件。“各家企業(ye) 將快件從(cong) 鎮上交給順豐(feng) 後,每天兩(liang) 趟隨就近順豐(feng) 物流班車送到村裏。”驛加易科技負責人說,目前,該業(ye) 務已覆蓋當地一半的行政村,村民平均取件距離縮短6公裏,村民日均寄遞量也大幅提升。
——“跨界融合”,快遞公司攜手合作社,拓展農(nong) 村市場。
在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一些快遞公司為(wei) 拓展農(nong) 村市場,與(yu) 電商平台、農(nong) 業(ye) 合作社等協作,通過共同配送農(nong) 產(chan) 品,降低物流成本。
在江蘇蘇州,京東(dong) 物流攜手多家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在大閘蟹產(chan) 地附近設置近200個(ge) 攬收點位、投入近千名快遞員攬收作業(ye) ,同時提供免費打包和上門取貨服務,協助客戶出貨,讓農(nong) 戶享受“足不出戶”寄遞服務。
“不同的服務形態傳(chuan) 遞出同樣的理念,快遞共同配送旨在通過資源整合、合作協同,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程文強說。
強化協同水平,發展前景廣闊
作為(wei) 打通農(nong) 村物流“最後一公裏”的創新舉(ju) 措,快遞共同配送模式盡管發展成效顯著,但在實踐中仍麵臨(lin) 一些挑戰。
“短期看,共同配送需要快遞公司、電商平台和社區驛站等多方主體(ti) 通力合作,但不同快遞公司之間往往存在競爭(zheng) 關(guan) 係和業(ye) 務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合作協調難度。”程文強說,比如各家快遞公司的信息係統和技術標準不盡相同,在共同配送過程中,如何以信息共享優(you) 化物流調度成為(wei) 一大難題。
長遠看,隨著農(nong) 村電商快速發展,如何處理高峰期的配送需求、提高配送效率和準確性,成為(wei) 共同配送麵臨(lin) 的重要挑戰。“目前縣級自動分揀中心單日最大揀貨量達12萬(wan) 件,但仍需進一步提升。”任建彬介紹,中心正進行升級改造,在客運站部分停車場上改建快遞上行倉(cang) ,並上線自動化分揀線,進一步提升分揀能力。
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jue) 。采訪中,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隨著快遞市場競爭(zheng) 更加激烈,服務質量與(yu) 用戶體(ti) 驗成為(wei) 競爭(zheng) 焦點,兼具環境友好、資源共享、成本節約和服務提升優(you) 勢的快遞共同配送模式擁有廣闊發展空間。
當前,每天有1億(yi) 多件快遞包裹在農(nong) 村地區流動,快遞業(ye) 暢通了工業(ye) 品下鄉(xiang) 進村和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的渠道。“持續完善物流網絡、技術應用、政策支持,進一步推動快遞共同配送進村步伐,將有力促進消費升級、暢通經濟循環,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國家郵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1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