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勞動+”課程讓孩子們樂享課堂

發布時間:2023-12-01 15:50: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孩子們(men) ,獎勵大家嚐一顆自己剝的花生。”“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一定感覺很美味吧!”……勞動教育是“做中學”和“學中做”的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近日,鄂爾多斯市東(dong) 勝區正東(dong) 小學自主研發了五育融合的“勞動+”課程,以建設勞動課程為(wei) 基礎,巧設學習(xi) “大情境”,提煉學習(xi) “大主題”,將勞動與(yu) 多學科深度融合,通過多樣的課堂和豐(feng) 富的活動,讓孩子們(men) 愛上課堂,提高了綜合素養(yang) 。

  本次一二年級勞動課程以“有趣的花生”為(wei) 主題,安排了剝花生、初步感受“輕重”、認識“克與(yu) 千克”、了解花生的成長、剝花生團體(ti) 賽等教學環節,共用3課時。每節課以“花生”為(wei) 主題展開教學,又各有側(ce) 重,相互補充,將知識、能力、協作、溝通、思維等多方麵素養(yang) 融合於(yu) 課程中。

  課前,老師布置“親(qin) 子”任務:走進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感受重量的區別;稱稱自己的體(ti) 重,並做好記錄。

  數學課上,老師們(men) 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了5分鍾剝花生比賽,然後組織學生分組稱重,引出“輕與(yu) 重”。接著引領學生了解生活中輕的東(dong) 西和重的東(dong) 西,和孩子們(men) 一起認識從(cong) 古至今的“秤”,最後帶領學生認識“克”與(yu) “千克”,並了解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具體(ti) 重量。整堂課的教學中,老師巧妙地將“品嚐勞動成果”與(yu) 評價(jia) 相結合,鼓勵孩子們(men) 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探索、認識事物。

  語文課上,老師通過孩子們(men) 喜歡的故事,引導大家觀察花生的生長過程,了解花生的用處,並結合數學課上的實踐過程讓孩子們(men) 說出對花生的認識,探索像花生一樣的植物的奧秘,將識字、品德教育、說話訓練、思維訓練、拓展延伸滲透其中。

  課程結束後,老師再次布置“親(qin) 子”實踐任務:孩子與(yu) 家長走進超市,關(guan) 注生活中常用物品的重量,尋找用花生做成的食物並買(mai) 來品嚐。通過“勞動+”課程的學習(xi) ,讓學生真正實現從(cong) 生活來到課堂,再由課堂走進生活,使學習(xi) 變得更有意義(yi) ,更有價(jia) 值。

  為(wei) 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勞動的熱愛,推動勞動實踐教育,培養(yang) 學生的動手、動腦和生活實踐能力,在課程結束後,學校又舉(ju) 辦了“勞動+”技能大賽,一二年級的主題是“我來剝花生”。一切準備就緒,隨著裁判老師一聲“比賽開始”,小選手們(men) 迅速行動起來。一雙雙小手飛快地剝,一顆顆花生米“愉快”地進入盒子。比賽結束後,選手們(men) 將勞動成果與(yu) 現場的家長和老師們(men) 分享。本次活動,學校專(zhuan) 門邀請一二年級的家長參與(yu) 其中,通過“勞動+”課程,引導家長落實教育目標,幫助家長樹立勞動重要的思想,讓更多家長將家庭實踐活動落實在生活中的每一天。

  “我們(men) 都喜歡這樣有趣的課堂,希望多上這樣的課。” 這次的“勞動+”課程結束後,孩子們(men) 表達了心聲。

  “這樣的課堂,既能學到知識,又鍛煉了勞動技能,能看出來孩子們(men) 很喜歡,我們(men) 家長也很支持。”

  勞動課老師付饒說:“五育融合的課堂很有挑戰,在不同學科教師研討、合作的過程中,老師們(men) 的教學與(yu) 育人能力得以提升,也帶給孩子們(men) 很多綜合的、看不到的知識。”

  “本次‘勞動+’實踐活動,讓孩子們(men) 在動手操作中學到了與(yu) 花生有關(guan) 的學科知識,既體(ti) 驗到勞動的快樂(le) 與(yu) 艱辛,又感受到學習(xi) 帶來的喜悅和收獲。”東(dong) 勝區正東(dong) 小學校長張雲(yun) 介紹說,今後,正東(dong) 小學將繼續自主研發建設五育融合下的係列主題課程,在真實的情境中,巧妙融合各學科知識,係統地提高學生素養(yang) 。(記者 郝雪蓮 實習(xi) 生 魏鍇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