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利工程定向鑽穿越技術應用邁入新階段
11月28日下午3時,在太原第二水源暨滹沱河供水工程穿越滹沱河定襄段工地,伴隨著鑽機的隆隆聲和項目參建者的歡呼聲,最後一根鑽杆破土而出,曆時7小時連續作業(ye) ,繼11月14日首管回拖成功後,第二根管線再次成功定向穿越。至此,萬(wan) 家寨水控集團所屬太忻供水公司承擔建設管理任務的滹沱河供水工程雙管穿河施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水平定向鑽穿越滹沱河是滹沱河供水工程中的關(guan) 鍵性節點工程,工程穿越入土到出土長度為(wei) 658.8米,最大穿越深度為(wei) 16.7米,最終擴孔直徑為(wei) 1.65米,是我省水利工程中首次采用大口徑、長距離、雙管線定向鑽穿越技術。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定向鑽穿越施工,具有對地貌和環境影響破壞小、施工安全可靠性高、施工成本較低、工期短等優(you) 點。通過采用該項施工工藝,優(you) 化了工程量和縮短了施工工期,有效提升了工程安全性,並對滹沱河流域及兩(liang) 岸的生態保護和農(nong) 業(ye) 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保障作用。
滹沱河定向鑽穿越工程今年10月26日進場施工,為(wei) 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業(ye) 主、設計、施工、監理參建各方高度重視、超前謀劃,科學研究、團結協作,製定完善穿越方案和應急措施,克服了地下水位高、不良地質等複雜地層環境,並采用降浮技術,僅(jin) 用時34天實現水平定向鑽雙管線回拖順利貫通,較預定工期提前兩(liang) 個(ge) 月,為(wei) 後續工程爭(zheng) 取了寶貴時間,同時刷新了省內(nei) 最大口徑定向鑽穿河施工紀錄,標誌著我省水利工程定向鑽穿越技術應用邁入新階段。截至目前,滹沱河供水工程主體(ti) 工程進度完成95%以上,預計年底具備通水到太原的條件。(記者範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