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推動憲法實施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發布時間:2023-12-05 16:08: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第十個(ge) 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是國家政治和社會(hui) 生活的最高法律規範”,強調“在全社會(hui)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精神,推動憲法實施成為(wei) 全體(ti) 人民的自覺行動”。

  憲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加強對憲法工作的全麵領導,豐(feng) 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憲法理論和憲法實踐,推動我國憲法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從(cong) 健全黨(dang) 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的製度性安排,到推進黨(dang) 的領導製度化、法治化,從(cong) 完善以憲法為(wei) 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到加強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製度和能力建設,從(cong) 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製度,到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麵管治權……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各項工作全麵納入法治軌道,憲法的國家根本法作用充分發揮,憲法實踐更加豐(feng) 富生動。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之所以取得曆史性成就,根本在於(yu) 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領航掌舵,在於(yu) 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

  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對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刻認識到,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dang) 和人民共同意誌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yan) ,就是捍衛黨(dang) 和人民共同意誌的尊嚴(yan) ;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yan) ,推動憲法完善和發展,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提供堅實保障。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提高黨(dang) 依憲治國、依憲執政能力,必須把憲法實施貫徹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的全部實踐中,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內(nei) 政外交國防、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各領域各方麵,全麵推進國家各方麵工作法治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要堅定政治製度自信,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國體(ti) 和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政體(ti) 不動搖。憲法的生命在於(yu) 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yu) 實施。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憲法精神全麵貫徹,堅持憲法實施、憲法解釋、憲法監督係統推進,加快完善以憲法為(wei) 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不斷提高憲法實施和監督水平。憲法的根基在於(yu) 人民發自內(nei) 心的擁護,憲法的偉(wei) 力在於(yu) 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要加強憲法理論研究和宣傳(chuan) 教育,堅持知識普及、理論闡釋、觀念引導全麵發力,深化憲法宣誓、國家憲法日、國家象征和標誌等製度的教育功能,推動憲法宣傳(chuan)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使全體(ti) 人民成為(wei) 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製定和實施憲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是人類社會(hui) 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奮進新征程,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憲法的重要論述,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我們(men) 就一定能譜寫(xie) 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