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托育人才不足,“河北福嫂”補位

發布時間:2023-12-07 11:28: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托育人才不足,“河北福嫂”補位

  托育人才不足,“河北福嫂”補位

  ——托育探訪記(上)

  編者按

  3歲以下嬰幼兒(er) 是“最柔軟的群體(ti) ”,“幼有善育”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近年來,河北加快構建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務體(ti) 係,不斷增加嬰幼兒(er) 照護服務供給,多舉(ju) 措破解嬰幼兒(er) 家庭“帶娃難”。近日,記者走進多家托育機構,深入采訪各地做好托育服務的積極探索和成效經驗,敬請關(guan) 注。

  “老師,寶寶最早可以什麽(me) 時候加輔食?”

  “一般在4個(ge) 月之後。”

  “量該怎麽(me) 控製呢?”

  “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種到多種。第一次添加,用感溫軟勺來一小勺,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拉肚子等反應。”

  …………

  11月17日中午,唐山市豐(feng) 潤區優(you) 貝林托育中心的寶寶們(men) 甜甜地睡著午覺。不遠處的另一個(ge) 教室裏,一堂嬰幼兒(er) 生活照護課正在進行,“河北福嫂”李慧正向6名托育師傳(chuan) 授經驗。

  有沒有輔食食譜、吃完輔食怎樣清潔口腔、嬰幼兒(er) 餐具怎麽(me) 選……托育師孫薇不時向李慧提問。班上小時托的寶寶,再過一段時間就要轉到全日托,她要提前為(wei) 製作輔食做準備。

  “今天的課太及時了,補齊了很多專(zhuan) 業(ye) 知識。”孫薇說,“從(cong) 教育訓練到生活護理、用品選材,我們(men) 都要努力做得更加專(zhuan) 業(ye) ,讓家長們(men) 放心把孩子送過來。”

  記者了解到,針對0—3歲嬰幼兒(er) 照護,這所托育中心開設了乳兒(er) 班(6—12個(ge) 月)、托小班(12—24個(ge) 月)和托大班(24—36個(ge) 月),400個(ge) 托位提供親(qin) 子托、全日托、半日托、小時托等多種形式照護。自2021年7月正式運營以來,中心已累計為(wei) 1000多個(ge) 家庭提供托育服務。

  “在早期教育領域,比如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hui) 行為(wei) 訓練等方麵,我們(men) 的老師都很專(zhuan) 業(ye) ,但在護理的知識和經驗上,大家還有不足。”托育中心負責人解豔秋說,隨著嬰幼兒(er) 家庭對托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她們(men) 開始思索,怎樣補齊嬰幼兒(er) 生活照護短板。

  近兩(liang) 年,唐山市婦聯上線“婦聯邀你學家政”微課堂,“河北福嫂”在線展開育嬰知識、寶寶營養(yang) 餐製作等教學。“‘福嫂’在照護方麵技能過硬、服務專(zhuan) 業(ye) ,正是我們(men) 需要的人才。”多方了解後,解豔秋決(jue) 定,把家政人才引入托育機構。

  這與(yu) 唐山市家政服務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饒洪強的想法不謀而合。“補齊人才短板,是提升托育服務質量的關(guan) 鍵一環。”饒洪強積極協調當地家政公司與(yu) 優(you) 貝林托育中心合作,兩(liang) 年來,麵向托育師、育嬰員和孩子家長,定期組織“河北福嫂”到中心開展培訓講座、講授育兒(er) 知識。

  “孩子現在能獨立上廁所,主動交朋友,生活也更規律了。”2歲7個(ge) 月的楊楊入托半年,媽媽楊明鳳欣喜於(yu) 孩子成長的同時,也感受到自己的變化,“這裏每周都有父母課堂,介紹飲食注意事項、育兒(er) 理念方法等,家長們(men) 都很受啟發。”

  在唐山,37家巾幗家政示範基地中,16家從(cong) 事月嫂、育兒(er) 嫂服務,從(cong) 業(ye) 人員超8000人。唐山市婦聯婦女發展部部長王曉豔認為(wei) ,“‘福嫂’+托育,大有可為(wei) 。”

  “我們(men) 正不斷擴大試點規模,通過親(qin) 子活動、沙龍講座等方式,加強‘福嫂’對嬰幼兒(er) 健康、家庭撫養(yang) 指導。同時,支持具備保教師、育嬰師職業(ye) 資格的‘福嫂’進入照護服務機構工作。”王曉豔介紹。

  在唐山市家政服務行業(ye) 協會(hui) ,一間80平方米的嬰幼兒(er) 保育體(ti) 驗館即將裝修完工。不久後,人們(men) 將在這裏看到“護理+早教+托育”一體(ti) 化示範場景。

  “依托‘河北福嫂’,我們(men) 將探索提供家庭小型化托育服務。”饒洪強構想著,讓專(zhuan) 業(ye) 能力較強的“福嫂”建立小而美的家庭托育點,就近為(wei) 有需要的家庭開展全日托、臨(lin) 時托、計時托服務,更好滿足廣大家庭多樣化的嬰幼兒(er) 照護需求。(記者孫青、劉榮榮)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