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麵積居全國第一位
近年來,吉林省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黑土地保護擺在重要位置,加強戰略謀劃,強化統籌協調,完善政策舉(ju) 措,紮實推動黑土地保護和“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取得階段性成效。2023年,全省實施保護性耕作麵積達到3300萬(wan) 畝(mu) 以上,實現5年翻一番,居全國第一位。
強化頂層設計,完善體(ti) 係製度。全麵加強黑土地保護製度體(ti) 係、工作體(ti) 係建設,推動黑土地保護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麵。成立了由省委書(shu) 記、省長任雙組長的糧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各市縣成立相應組織機構,上下貫通推動落實。今年,先後召開了“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領導小組會(hui) 議、黑土地保護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座談會(hui) ,安排部署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具體(ti) 工作要求,推動黑土地保護深入實施。
強化法律貫徹,加強依法保護。國家黑土地保護法頒布後,吉林省及時修訂《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並於(yu) 今年4月1日正式實行。結合7月22日“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係列宣傳(chuan) 活動和冬春農(nong) 業(ye) 科技大培訓、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示範觀摩等活動,廣泛開展普法宣傳(chuan) ,讓廣大農(nong) 民充分了解法律知識,引導和調動農(nong) 民主動參與(yu) 到黑土地保護中。
強化考核監督,壓實主體(ti) 責任。將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納入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績考核重要內(nei) 容。印發《2022年度吉林省黑土地保護目標責任製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對全省44個(ge) 縣(市、區)開展黑土地保護目標責任製考核工作。針對黑土地保護年度重點任務,印發年度工作方案、巡回督導檢查通知及6個(ge) 年度重點任務日曆進度表,組織各地有序推進相關(guan) 工作。結合糧食安全考核工作,組成10個(ge) 督導組,開展巡回督查指導。設立“駿馬榜”“蝸牛榜”,對任務進度定期調度通報。
強化科技攻關(guan) ,加速成果轉化。深入實施“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著力在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智慧農(nong) 業(ye) 等“四良一智”上協同發力。建成黑土地保護領域2個(ge) 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ge) 工程研究中心和1所東(dong) 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創新研究院。累計啟動100多項課題攻關(guan) ,並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研製了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配套大型智能農(nong) 機裝備,初步構建了“天-空-地-人-機”數據感知體(ti) 係。建設了農(nong) 安、梨樹和鎮賚3個(ge) 萬(wan) 畝(mu) 級核心示範基地。目前,全省核心示範基地麵積超8萬(wan) 畝(mu) ,累計展示推廣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水稻抗低溫減災生產(chan) 、鹽堿地以稻治堿改土增糧等23項技術。
強化技術推廣,持續服務“三農(nong) ”。建設縣鄉(xiang) 級高標準保護性耕作應用基地240個(ge) 以上,保護性耕作實施作業(ye) 主體(ti) 達到2.6萬(wan) 個(ge) 以上。實行“優(you) 機優(you) 補”政策,全省免耕播種機保有量超過5.1萬(wan) 台。利用省農(nong) 業(ye) 機械化智慧雲(yun) 平台,實現作業(ye) 監測全省統一管理。開展保護性耕作培訓200多場次,培訓基層推廣人員2000人以上、專(zhuan) 業(ye) 機手5000多人次。構建東(dong) 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質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保護路徑,總結“上蓋、下鬆、適度深翻、水肥一體(ti) ”等技術路徑。2023年,全省推廣耕地深鬆800萬(wan) 畝(mu) 、增施有機肥500萬(wan) 畝(mu) 、耕地輪作200萬(wan) 畝(mu) 、水肥一體(ti) 化500萬(wan) 畝(mu) 。(閆虹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