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必修課”,河北為何是“優等生”?
鋼鐵行業(ye) 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性產(chan) 業(ye) 。近年來,河北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鋼鐵企業(ye) 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以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作為(wei) 主攻方向,促進“鋼鐵向材料、製造向服務”轉型,為(wei) 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日,人民網推出“河北鋼鐵產(chan) 業(ye) ‘三化’轉型”係列文章第三篇——《數字化轉型“必修課”,河北為(wei) 何是“優(you) 等生”?》。
寒風料峭,冬意漸濃。位於(yu) 河北樂(le) 亭經濟開發區的河鋼集團唐鋼公司(以下簡稱“唐鋼”)煉鋼現場,高達1400多攝氏度的鐵水,向轉爐內(nei) 不斷注入,鋼花四濺。僅(jin) 一牆之隔的中控室,溫度宜人,煉鋼工人緊盯電腦屏幕上的各項數據,輕點鼠標,便可完成“一鍵煉鋼”。
河北鋼鐵是數字化轉型的“優(you) 等生”。目前,河北鋼鐵行業(ye) 兩(liang) 化融合水平為(wei) 64.5,高於(yu) 全省平均水平12.8%,居全省製造行業(ye) 第1位;生產(chan) 設備數字化率和數字化生產(chan) 設備聯網化率分別為(wei) 53.9%和59.8%,均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61.5%,比全國高2.9個(ge) 百分點;企業(ye) 工業(ye) 設備上雲(yun) 率19.7,全國第1。
鋼鐵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河北是怎麽(me) 做到的?下一步,河北將如何進一步推進鋼鐵行業(ye) 智能化轉型?
降本提質,數字賦能河北鋼鐵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在過去,鋼水注入轉爐,要多名身穿特種帆布工作服、戴著安全帽的鋼鐵工人同時作業(ye) 。操作中,還需要工人用探針湊近轉爐,舀取鋼水進行檢測。如今通過數字化技術,唐鋼的工人們(men) ,在中控室內(nei) 動動鼠標就能發出指令,一天下來,身上的工裝纖塵不染。
“過去,一個(ge) 轉爐至少要8個(ge) 工人,現在隻要5個(ge) 人。”唐鋼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一鍵煉鋼”不僅(jin) 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還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如今,公司轉爐煉一爐鋼平均耗時34分鍾,轉爐出鋼時間比過去縮短10%,平均吹氧時間縮短了20%。
數字技術是典型的賦能技術,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能夠幫助製造業(ye) 有效應對國內(nei) 資源稟賦變化、外部環境變化等挑戰,有助於(yu) 製造業(ye) 重構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向更高發展水平升級。
在2023鋼鐵數字創新大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ye) 司副司長張海登表示,數字化轉型是提升我國鋼鐵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鋼鐵工業(ye) 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河北大力實施鋼鐵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專(zhuan) 項行動計劃,加快推動企業(ye) 生產(chan) 、管理、決(jue) 策等過程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河鋼石鋼入選國家首批“數字領航”企業(ye) ,河鋼數字獲評國家工業(ye) 互聯網“雙跨”平台、首鋼京唐“5G+智慧鋼鐵”全連接工廠等優(you) 秀案例不斷湧現。
安全高效,河北鋼鐵加裝智能“新引擎”
廢鋼是唯一可以替代鐵礦石煉鋼,且可多次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資源。廢鋼質量的優(you) 劣直接關(guan) 係到鋼鐵冶煉品種、質量和冶煉周期,因此對廢鋼的準確高效定級至關(guan) 重要。
傳(chuan) 統廢鋼定級,需要質檢員在惡劣的作業(ye) 環境下,爬到四五米高的大貨車車頂,對車輛內(nei) 廢鋼進行近距離檢測。以每天檢查15輛車來計算,相當於(yu) 質檢員1天要爬60層樓,檢查2個(ge) 籃球場的麵積。人工檢測不僅(jin) 存在誤差,還麵臨(lin) 著勞動強度大、作業(ye) 風險高的困境。
通過科技賦能, 河北天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柱集團”)創新研發了“廢鋼智能定級係統”,利用端邊雲(yun) 結合的模式,端側(ce) 采集多角度、變焦距的廢鋼圖像,借助人工智能分析,實現廢鋼定級準確率90%以上。定級過程中抓拍的圖片和視頻數據還會(hui) 保存入庫,做到了過程可追溯,減少廢鋼供應商對定級的異議。
隨著5G、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推動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wei) 鋼鐵行業(ye) 降本增效和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舉(ju) 措。
前不久,天柱集團入選工業(ye) 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其智能在線監測、數字孿生工廠建設、車間智能排產(chan) 等10個(ge) 項目典型場景獲推薦。
天柱集團董事長王樹川表示,天柱鋼鐵目前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已達80%以上,生產(chan) 設備數字化率達55%以上,實現了鐵鋼軋一體(ti) 化、管控一體(ti) 化,達到效益最大化、服務實時化、決(jue) 策智能化以及運營可視化。
“沒有落後產(chan) 業(ye) ,隻有落後企業(ye) 。”在2023鋼鐵數字創新大會(hui) 上,河北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宋向黨(dang) 表示,就河北而言,要利用好京津的輻射效應,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創新發展必然為(wei) 河北鋼鐵產(chan) 業(ye) 注入數字“新燃料”、換上網絡“新車輪”、加裝智能“新引擎”。
普及發展,河北按下數智化發展“加速鍵”
在唐鋼新區生產(chan) 調度指揮中心寬敞的大廳裏,二十多米寬的巨幅電子大屏鋪滿整麵牆。大屏幕上,鋼鐵冶煉100多道工序的相關(guan) 數據、工藝流程的反饋和環保數據的監測一“幕”了然。
調度指揮中心精益生產(chan) 管控的“智慧大腦”,實現了跨係統數據共享和數據資源整合,這些數據為(wei) 唐鋼經營決(jue) 策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
數字技術和智能製造的廣泛應用,正在把鋼鐵產(chan) 業(ye) 由宏觀向微觀推進,讓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jia) 值。
宋向黨(dang) 認為(wei) ,數字化對河北鋼鐵產(chan) 業(ye) 而言不是“選擇題”,更是關(guan) 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目前,河北在鋼鐵產(chan) 業(ye) 結構、綠色低碳、智能製造等方麵引領行業(ye) 發展,生產(chan) 工藝和裝備已處於(yu) 國內(nei) 領先水平,但在宋向黨(dang) 看來,一些鋼鐵企業(ye) 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依然存在轉型意識不強、能力不夠,“不會(hui) 轉”;轉型成本偏高、重複投入、資源浪費,“不能轉”;轉型提供商良莠不齊,“不敢轉”等難題。
如何幫助河北鋼鐵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實現智能化生產(chan) ?
今年6月,河北省鋼鐵行業(ye) 數字化轉型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石家莊成立。該聯盟是全國首家省級鋼鐵行業(ye) 數字化轉型聯盟,目前覆蓋河北全部鋼鐵企業(ye) 。
以此為(wei) 標誌,河北數字化賦能鋼鐵行業(ye) 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吹響“集結號”,預示著河北鋼鐵行業(ye) 數智化發展正在由示範推廣逐步邁向普及發展的新階段。
河北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鋼鐵工業(ye) 處處長張曉輝表示,下一步,聯盟將組織高端服務機構和行業(ye) 專(zhuan) 家,入企對接交流,定製轉型方案,打造一批鋼鐵數字領航企業(ye) ,遴選一批高質量推廣應用場景,形成一批高效率數字化轉型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培育一批高水平行業(ye) 智能製造人才隊伍,共同推動河北省鋼鐵行業(ye) 數字化轉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