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存量促增量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作為(wei) 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nei) 蒙古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暢通經濟大循環、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炭、煤電、油氣等傳(chuan) 統能源更是內(nei) 蒙古的起家產(chan) 業(ye) ,在穩定經濟發展、確保能源安全方麵發揮著兜底保障作用。
近日,《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了7個(ge) 方麵主要任務,其中明確提出“構建新型能源體(ti) 係,增強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供能力”,並將“提升傳(chuan) 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為(wei) 內(nei) 蒙古進一步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解讀——
提升傳(chuan) 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怎麽(me) 幹?
“《意見》明確支持內(nei) 蒙古提升傳(chuan) 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內(nei) 蒙古的親(qin) 切關(guan) 懷,是對傳(chuan) 統能源‘壓艙石’作用的肯定,也是對內(nei) 蒙古傳(chuan) 統能源保障供應工作的肯定,對於(yu) 推動自治區傳(chuan) 統能源轉型升級,助力自治區新能源產(chan) 業(ye) 躍升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具有極大促進作用,為(wei) 內(nei) 蒙古能源經濟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後盾。”自治區能源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貫徹落實好《意見》關(guan) 於(yu) 提升傳(chuan) 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的要求,就必須履行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在持續夯實能源供應保障基礎的前提下,推動傳(chuan) 統能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具體(ti) 來講,要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著手。
一是推動煤炭穩產(chan) 。對既有煤礦實施有序退出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規劃新建一批,引導資源枯竭、安全保障程度低的煤礦有序退出,新建井工煤礦規模原則上不低於(yu) 300萬(wan) 噸/年,推動煤礦向大型化、規模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全區煤炭產(chan) 能穩定在13億(yi) 噸/年。
二是提升煤電調節支撐能力。加快推動已核準煤電項目建設,新增一批調節性、支撐性煤電項目,深入實施現役煤電機組節能減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降低碳排放、汙染物排放和能耗水平,釋放煤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充分挖掘自備電廠調峰潛力,推動自備電廠參與(yu) 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
三是推動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全力落實國家油氣勘探開發“七年行動計劃”,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chu) 上產(chan) 力度,推進蘇裏格氣田、吉蘭(lan) 泰油田等穩產(chan) 增產(chan) ,加快煤層氣、頁岩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推動全區原油、天然氣產(chan) 量穩步增加。
行動——
扛起保供政治責任 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意見》下發後,全區能源係統加緊部署,將貫徹落實《意見》作為(wei) 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穩存量、促增量、提質量,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連日來,位於(yu) 準格爾旗的鄂爾多斯市國源礦業(ye) 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王溝煤礦正在加緊生產(chan) ,每天會(hui) 有4大列火車載有3.3萬(wan) 噸原煤運往港口。為(wei) 確保完成保供任務,龍王溝煤礦優(you) 化布置工作麵開采進度,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合理安排煤炭生產(chan) 采運設備配比,最大限度挖掘內(nei) 部生產(chan) 能力,全力以赴抓好煤炭穩產(chan) 穩供工作。
鄂爾多斯市作為(wei) 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堅決(jue) 扛起能源保供重大責任,全力保障全國煤炭穩定供應,切實發揮能源保供“壓艙石”作用。今年,按照國家總體(ti) 電煤保供安排,自治區下達鄂爾多斯市電煤中長期合同煤源保供任務6.68億(yi) 噸,約占全國26%,共計落實保供任務6.73億(yi) 噸,任務完成率100.8%。鄂爾多斯市傾(qing) 力承擔區內(nei) 7盟市冬季供熱取暖用煤1120萬(wan) 噸保障任務。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鄂爾多斯市能源係統將深刻領會(hui) 、貫徹落實《意見》精神,以能源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統籌能源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以構建世界級能源產(chan) 業(ye) 目標為(wei) 抓手,提升傳(chuan) 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有序釋放煤電油氣先進產(chan) 能,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建設“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支撐性電源及外送通道,走在前、作表率,展現鄂爾多斯的作為(wei) 與(yu) 擔當,以能源轉型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ti) 係,走出一條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日前,鄂爾多斯市國投集團西部天然氣公司包頭-臨(lin) 河輸氣管道項目第一標段率先實現管線主體(ti) 全部貫通,項目主體(ti) 線路工程已經完成98.8%,計劃於(yu) 2024年6月底實現全麵投產(chan) 運行。
據了解,包頭-臨(lin) 河輸氣管道是國內(nei) 首條具備摻氫能力的天然氣長輸管道,是自治區重點天然氣基礎建設項目和自治區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後,內(nei) 蒙古中西部地區天然氣管道將實現互聯互通,巴彥淖爾、包頭地區將形成環網供氣和多氣源供應的格局,供應保障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按照自治區能源局的‘十四五’油氣發展規劃,加快完成天然氣管道縣縣通工程,保障邊遠旗縣區的天然氣需求,繼續壓實各城燃企業(ye) 的儲(chu) 氣責任,作好包頭市的天然氣應急保障工作。”包頭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自治區能源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區堅決(jue) 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chan) 能,提升電力保障供應能力,推進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截至目前,錫林郭勒盟賀斯格烏(wu) 拉南露天礦等一批煤礦建成投產(chan) ,煤炭生產(chan) 供應能力持續提升,承擔國家下達的電煤中長期合同任務9.45億(yi) 噸,任務量位居全國第一,保障了25個(ge) 省區市的煤炭供應;已建成京能集寧二期2號機組、國能上海廟電廠2號機組等7個(ge) 煤電項目,新增煤電規模731萬(wan) 千瓦;大唐克旗煤製氣項目二期已建成投產(chan) ,原油、天然氣產(chan) 量穩步提升。
目標——
強化能源兜底保障能力 夯實能源保供“壓艙石”
“能源安全是關(guan) 係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首要任務是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經濟社會(hui) 發展。”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喬(qiao) 瑞說,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需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圍繞“兩(liang) 率先”“兩(liang) 超過”目標,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推動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推動能源領域數智化轉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供能方式,建設更加穩定、更加安全、更加綠色的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
作為(wei) 內(nei) 蒙古主體(ti) 能源的煤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nei) 仍將是拉動工業(ye) 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內(nei) 蒙古將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優(you) 勢,統籌發展與(yu) 安全、保供與(yu) 轉型,努力推動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量質齊升”,同時,快馬加鞭做大以風、光為(wei) 代表的新能源規模,從(cong) 技術革新、政策引導、要素保障等多方麵入手,千方百計推動能源產(chan) 業(ye) 鏈往下遊延伸、價(jia) 值鏈向中高端攀升。
當前,內(nei) 蒙古已經製定了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實施方案,建立了能源和煤炭、電力、可再生能源、油氣、技術創新、氫能、能源數字化的“1+7”規劃體(ti) 係,正在瞄準世界領先水平,緊鑼密鼓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力爭(zheng) 到2025年,全區能源工業(ye) 增加值達到7500億(yi) 元左右,能源綜合生產(chan) 能力達到8.2億(yi) 噸標準煤;到2030年,能源工業(ye) 增加值突破1萬(wan) 億(yi) 元。
“內(nei) 蒙古肩負著保障華北、東(dong) 北、西北等地用能需求的重大責任,下一步,將繼續堅持新能源和傳(chuan) 統能源兩(liang) 手抓、齊發力,全力打好能源保供‘組合拳’,努力為(wei) 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應有貢獻。”自治區能源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記者 康麗(li) 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