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為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今年1—10月,長春市民營經營主體(ti) 總量達到151.61萬(wan) 戶,其中民營企業(ye) 達到38.90萬(wan) 戶,同比增長13.93%;個(ge) 體(ti) 工商戶達到112.71萬(wan) 戶,同比增長7.59%……這是長春市民營經濟發展的亮眼“成績單”。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這片發展的沃土上,長春如何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撐起長春經濟的“半壁江山”?
打好政策“組合拳” 加力提效
“多年來,中研股份已培育並擁有一支長期從(cong) 事PEEK研究的精英科研隊伍,不斷進行自主創新,成功研發出聚醚醚酮係列產(chan) 品並在國內(nei) 率先實現產(chan) 業(ye) 化。”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企業(ye) 的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各項惠企政策。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需要政策靠前發力,“暖風”勁吹。
今年1月29日,長春市以“新春第一會(hui) ”的方式,召開突出發展民營經濟暨推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會(hui) 上為(wei) 502戶企業(ye) 發放18309萬(wan) 元“新年紅包”,下發了《關(guan) 於(yu) 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幹措施》,在支持企業(ye) 做大做強、鼓勵經營主體(ti) 升級、支持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等13個(ge) 方麵以“真金白銀”的惠企政策,支持長春市民營企業(ye) 發展。
同時,長春市出台《2023年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了7方麵26項重點工作,進一步確定目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係統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走深做實、落地見效。
長春市印發《突出發展民營經濟惠企政策摘編(2017年—2022年)》,全麵梳理國家和省、市近年來出台的涉及民營經濟方麵的政策,從(cong) 近800多條政策中梳理出146條含金量較大的政策條款,推動全市民營經營主體(ti) 實現快速增長。
搭建政企“連心橋” 排憂解難
今年以來,長春市為(wei) 民營企業(ye) 排憂解難實招迭出——
“線上+線下”包保服務全覆蓋——構建線上“長春親(qin) 清政企關(guan) 係”微信服務群,發揮“五大平台”功能載體(ti) 作用,線下開展“萬(wan) 人駐(助)萬(wan) 企”,“四維度”包保服務體(ti) 係,全方位發力、為(wei) 企業(ye) 紓困解難,“一對一”“點對點”“麵對麵”解決(jue) 各類問題25957餘(yu) 件。
駐企服務員“駐企”更“助企”——向企業(ye) 選派“駐(助)企服務專(zhuan) 員”,4660名駐(助)企服務專(zhuan) 員實現對全市6200戶“四上”企業(ye) 和1055戶高成長性企業(ye) 的精準對接和全時“駐寨”包保,主動破解企業(ye) 融資、用工、審批、要素等重點難題3870件。
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辦事流程——全市9類專(zhuan) 業(ye) 大廳480項事項完成進駐,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建立政務服務中心進駐事項負麵清單,全市政務服務中心進駐事項比例達到95%。創新納稅合並申報,全國率先實現納稅申報次數由4次減少到2次。簡化30項61份涉稅(費)業(ye) 務附報資料,對係統內(nei) 可出具的167項稅費業(ye) 務289類文書(shu) 實行“免填服務”。
減時限、減程序、減跑動,長春市著力優(you) 化“一網通辦”“全程網辦”“掌上可辦”,努力實現政務服務“審批不見麵”“辦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
轉型升級“邁新步” 未來可期
“我們(men) 吉鋼集團下屬多家公司,多年來市工信局一直在規範企業(ye) 的認定,產(chan) 品升級改造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吉林吉鋼鋼鐵集團福鋼金屬製造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周鑫說。
“2022年,鋼廠停產(chan) ,為(wei) 應對形勢變化公司組織人員調研,製定產(chan) 品轉型技改方案,並上報工信局備案,局裏對項目非常重視並給予了大力支持。”周鑫說。
企業(ye) 升級向“新”、轉型向“綠”,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助力。
長春市出台《支持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加快發展若幹措施》《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13條“真金白銀”政策,推動“十大提升工程”開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長春市各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迅猛發展,布拉德機械、威創機電、威奧軌道等21戶企業(ye) 實現產(chan) 值翻番。
為(wei) 創建國家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城市,長春市相繼製定出台《長春市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實施方案》《長春市加快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若幹政策(試行)》,率先啟動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三年攻堅計劃,持續抓好抓實“五動”即政策拉動、示範帶動、服務推動、項目驅動、對接聯動,努力推動全市工業(ye) 企業(ye) 加快數字化轉型。
長光衛星目前成功發射89顆衛星;禹衡光學和光華微電子獲評國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示範企業(ye) ;金賽藥業(ye) 、皓月集團邁入百億(yi) 級行列……長春市“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由2021年的485戶增加到1452戶,增長113%,年平均增速高達66.5%,生物醫藥、光電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逆勢增長,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長春民營企業(ye) 正立足時代潮頭,在廣闊的黑土地上,奮力書(shu) 寫(xie)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春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