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守護濕地一汪碧水,傳承運河一脈清流
悠悠運河千裏通波,在山東(dong) 棗莊穿城而過,這座被稱為(wei) “魯南明珠”“江北水鄉(xiang) ”的城市,因河而興(xing) ,南北交融,涵養(yang) 著豐(feng) 富的濕地資源。
近年來,棗莊市不斷加強濕地修複治理和保護,大力推進濕地公園建設,呈現出“條條河流有濕地、片片濕地水清澈、流域處處生態美”的優(you) 美景象。
從(cong) 煙波浩淼的微山湖東(dong) 口,一條蜿蜒的河流迤邐向東(dong) ,流經廣袤的魯南大地,這就是台兒(er) 莊運河。作為(wei) 南四湖入淮的重要流路、京杭大運河和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的重要節點,台兒(er) 莊運河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改善氣候、控製汙染、保障工農(nong) 業(ye) 用水和發展航運等方麵具有重要作用。
台兒(er) 莊運河濕地公園依台兒(er) 莊運河而建,是中國第一家以運河濕地為(wei) 主的濕地公園。濕地公園以運河古城為(wei) 核心,以東(dong) 西走向的大運河水上景觀為(wei) 軸,以城西大沙河和城東(dong) 濤溝河為(wei) 兩(liang) 翼,設定了“一城一軸兩(liang) 翼四帶七區”的空間格局,圍繞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立體(ti) 化組合、綜合性展示,讓古老的大運河煥發新的生機。
近年來,台兒(er) 莊運河國家濕地公園按照“把水留下來,讓水活起來,保持水長清”的思路,堅持以保護為(wei) 主,逐步恢複濕地生態。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運河國家濕地公園為(wei) 主、十裏荷花廊濕地、雙龍湖濕地為(wei) 輔的濕地保護體(ti) 係。
其中,雙龍湖濕地處於(yu) 京杭運河主道與(yu) 複線船閘的環抱之中,為(wei) 東(dong) 西走向的魚形島嶼。這裏原為(wei) 運河岸邊灘塗,農(nong) 民墾荒種地導致農(nong) 藥化肥等隨雨水流入運河,對水質產(chan) 生不良影響。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啟動後,為(wei) 了保護水源,台兒(er) 莊區啟動了濕地修複工程,新的運河濕地生態保障了運河水質改善,良好的濕地生態係統吸引著眾(zhong) 多物種前來棲息繁衍。
碧波蕩漾、鳥兒(er) 啾鳴。每年在這裏繁殖、棲息的鳥類達到上百種。漫步於(yu) 雙龍湖濕地,成群結隊的天鵝、大雁嬉戲遊弋,翩躚起舞,構成一幅唯美的自然生態畫卷。
一處濕地一方天,一灘蘆葦一家園。棗莊市濕地保護修複工程成效顯著,其中,山亭區蓮青湖濕地公園白鷺、長尾鴨翩躚而至,龍河濕地戴勝鳥、黃葦鳽等飛鳥翔集,雙龍湖畔浪漫的馬鞭草、滕州微山湖紅河濕地的粉黛亂(luan) 子草等植物生機盎然,濕地生態環境“指示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鸛也來到周村水庫越冬。
在位於(yu) 棗莊滕州市濱湖鎮西部的微山湖濕地紅荷旅遊區,萬(wan) 畝(mu) 紅荷,百裏蘆蕩,鷗鷺翔集,更是勾勒出微山湖獨有的風韻。
“13萬(wan) 畝(mu) 野生紅荷,30平方公裏蘆葦蕩,以及國內(nei) 罕見的水上森林和豐(feng) 富的物種資源,讓滕州微山湖濕地紅荷景區先後獲評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慢生活休閑體(ti) 驗景區、全國濕地紅荷標準化示範區、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等稱號。”景區工作人員介紹。
微山湖濕地紅荷景區堅持“保護優(you) 先、科學修複、適度開發、合理利用”,致力於(yu) 濕地保護與(yu) 大運河文化融合發展,開展三退三還、魚藕同池、野生動植物監測救護、科普宣教及大運河文化保護與(yu) 利用等工作,保護和提升了生物的多樣性、景觀的獨特性、生態係統的穩定性及運河文化的傳(chuan) 承性,濕地紅荷的美譽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成為(wei) 穿越微山湖的大運河文化新地標。
目前,棗莊市已批準建立省級以上濕地公園17處,其中國家濕地公園及試點5處、省級濕地公園12處。持續的修複和治理,守護了濕地一汪碧水,傳(chuan) 承著運河一脈清流,繪就一番“清水映綠岸,淨水潤萬(wan) 家”的生態圖景。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