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將攜手建設“產業創新共同體” 培育發展新動能
人民網南京12月16日電 (王丹丹)南沿江鐵路建成通車、99家醫院接入都市圈預約掛號平台、跨區域協同立法保護江豚……16日下午,2023南京都市圈黨(dang) 政聯席會(hui) 議召開,都市圈成員城市齊聚安徽省馬鞍山市,對一年多來南京都市圈建設發展成效進行總結,協商謀劃新形勢下城市融合發展方向。
會(hui) 議聽取了南京都市圈工作推進情況報告。去年6月都市圈黨(dang) 政聯席會(hui) 議以來,各成員城市抓創新強產(chan) 業(ye) 、暢聯通促融合、優(you) 服務惠民生,交出了一份團結奮鬥、協同發展的成績單。2022年,都市圈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4.9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比重為(wei) 4.0%。今年前三季度,都市圈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地區生產(chan) 總值3.76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比重為(wei) 4.1%,為(wei) 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南京都市圈力量。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汪毅分別就強化省際協作,深化南京都市圈建設發展,推動大院大所大企緊密合作,打造蘇皖毗鄰地區跨界合作示範區和強勁增長極等提出建議。與(yu) 會(hui) 成員城市簽署了都市圈城市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高新園區高質量發展協同合作協議、產(chan) 業(ye) 鏈聯盟合作協議、燃煤電廠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實施方案、科創金融聯盟戰略合作協議,發布都市圈雙碳行動、跨境產(chan) 業(ye) 生態建設倡議書(shu) 和南京地鐵打造“軌道上的美好生活”示範線——寧句城際建設成效及發展願景。
“南京都市圈作為(wei) 國家批複的首個(ge) 跨省都市圈,疊加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ti) 化兩(liang) 大國家戰略,有條件更有責任在打造區域發展共同體(ti) 上率先破題、走在前列,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現代化建設全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對南京都市圈進一步深化融合發展、打造區域發展共同體(ti) 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在增強發展動能上擔當作為(wei) ,建設“產(chan) 業(ye) 創新共同體(ti) ”;二是在打破行政壁壘上率先探索,建設“要素市場共同體(ti) ”;三是在暢通內(nei) 外循環上精準發力,建設“協同開放共同體(ti) ”;四是在推進綠色發展上深化聯動,建設“生態保護共同體(ti) ”;五是在公共服務保障上共建共享,建設“民生幸福共同體(ti) ”。
韓立明表示,在加強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跨區域協同上,應建立“任務牽引、需求導向”的聯合攻關(guan) 機製,在揭榜掛帥、創新聯合體(ti) 、科技創新成果市場化評價(jia) 等方麵形成跨區域的協同路徑;拓展“在地研發、區域轉化”的創新協作空間,加快實現“政產(chan) 學研金”創新資源跨區域共享,更好融入和服務沿滬寧產(chan) 業(ye) 創新帶建設;深化“鏈式配套、集群發展”的產(chan) 業(ye) 合作路徑,在合作共建中聚力打造一批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平台,建設一批先進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
馬鞍山、蕪湖、揚州、滁州、淮安、宣城、常州等都市圈各成員城市相關(guan) 負責人先後發言,表示將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在龍頭城市南京帶動下,在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協同、基礎設施一體(ti) 化建設、毗鄰地區對接合作、民生服務、規劃銜接、人才交流、生態環保、共聯共治、結對合作、文化旅遊等方麵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各揚所長、融合發展,勇挑大梁、勇當先鋒,在新形勢下更好推動南京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攜手打造區域發展的新增長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