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打法促創新生態“聚變”
即將在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就讀“工信部領軍(jun) 企業(ye) 家項目”的學員馬文智,是一家在照明領域擁有“顛覆式”數字化節能技術企業(ye) 的創始人。
雖然不是在安徽開始創業(ye) ,但通過學院推薦,他與(yu) “科大矽穀”深入對接,在此注冊(ce) 了合肥公司,決(jue) 定作為(wei) 未來發展的全國總部,並支持產(chan) 業(ye) 鏈配套企業(ye) 來皖發展。而科大矽穀平台服務公司積極提供金融服務、幫助開拓應用場景,進一步堅定了他深耕發展的信心。
“我們(men) 十分看好安徽的營商環境,加上科大矽穀的優(you) 良科創生態,相信這裏一定會(hui) 成為(wei) 公司發展的福地。”馬文智說。
“科大矽穀”、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ye) 互聯網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打造的重要創新平台。今年以來,省、校、市齊心協力,“穀、院、網”充分發揮各自優(you) 勢,深化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對接,相互賦能、競相發展的局麵日益顯現。
三者互動賦能,“聚變”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事半功倍,這種良好勢頭“小荷才露尖尖角”。
努力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上當示範
——用平台思維、生態理念推動要素資源整合集聚、互動耦合
安徽致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北京致遠互聯在“科大矽穀”注冊(ce) 成立的軟件企業(ye) ,自今年4月成立以來,有兩(liang) 款管理軟件在羚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上推廣,其中一款到12月中旬已拓展近4000個(ge) 企業(ye) 用戶。
“科大矽穀產(chan) 業(ye) 政策執行有力,羚羊在開拓市場方麵的幫助很給力。”安徽致遠公司總經理茆定遠告訴記者,源於(yu) 羚羊平台的合作對接和牽線搭橋,他們(men) 被“科大矽穀”的創新生態打動,便與(yu) 羚羊平台合資成立了安徽致遠公司,他本人也被羚羊平台引薦進入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學習(xi) 。
在共建共享中實現招商引資與(yu) 招才引智同步落地,“穀、院、網”互動賦能,雖“事半”,但已顯現“功倍”的成效。
“科大矽穀”、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ye) 互聯網的定位是什麽(me) ?安徽為(wei) 什麽(me) 要做這件事?
從(cong) 國家大局說,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就抓住了關(guan) 鍵、就抓住了戰略主動。
從(cong) 安徽自身說,當前正處於(yu) 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wei) 的上升期、關(guan) 鍵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引領、科技賦能、人才支撐。
安徽省委、省政府多次強調,要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上當好示範,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推進機製,健全科技投入機製,真正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樣打造創新環境。
2023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闡述了這套“穀、院、網”組合拳的打法:
——通過建設“科大矽穀”,發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工業(ye) 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院所作用,聯合國內(nei) 特別是長三角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全球科技創新要素。
——通過辦好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突出實踐性、實戰性、實效性特色辦學理念,培養(yang) 複合型科技產(chan) 業(ye) 組織人才,為(wei) 走好“科創+產(chan) 業(ye) ”路子提供支撐。
——通過建設羚羊工業(ye) 互聯網等平台,強化要素匯聚耦合,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資本直通。
——通過“科大矽穀”、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ye) 互聯網相互賦能,推動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大科學裝置與(yu) 企業(ye) 、資本的協同創新,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融合發展的生態係統。
“穀、院、網”任務各有側(ce) 重,但緊密相聯,都是打造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重要組成部分。
這套用平台思維、生態理念推動要素資源整合集聚、互動耦合的打法,功在當前、利於(yu) 長遠。
打造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動力源
——一體(ti) 推進教育、科技、產(chan) 業(ye) 、人才融合發展
劉海軍(jun) 是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科創EMBA第二期班學員,在液氧爆破、智能采礦等技術領域已創建多家企業(ye) 。
在科技商學院,他所在的創業(ye) 小組,在學院科創項目路演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經科技商學院推薦,9月份以來,羚羊工業(ye) 互聯網公司與(yu) 他不斷深化對接,雙方決(jue) 定合作,在采礦領域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推行新技術、打造新產(chan) 品,搞點“大事情”。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新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了明年九項重點任務,第一個(ge) 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其中傳(chuan) 遞出加強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信號。
推動“穀、院、網”互動賦能,契合中央精神,順應了深化科技體(ti) 製機製創新的要求。
何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此次中央一係列部署對“新質生產(chan) 力”給出生動注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製造、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很大程度上說,安徽加快“穀、院、網”建設並推動三者互動賦能,就是衝(chong)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去的。
高標準建設科大矽穀,就是要打造科技體(ti) 製機製改革的“試驗田”和高科技企業(ye) 成長的“高產(chan) 田”。
“一個(ge) 完整的科大矽穀是一個(ge) 全新的創新創業(ye) 創造的生態,它不僅(jin) 要賦能科技創新策源地,更要助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建設,實現‘四鏈’融合和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的良性循環。”科大矽穀服務平台公司董事長吳海龍表示,“穀、院、網”耦合賦能加強合作和模式創新,加上項目落地區域的鼎力支持和接招,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解決(jue) 科研和經濟聯係不緊密、“兩(liang) 張皮”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其中,人才最為(wei) 關(guan) 鍵。
在謀劃創建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過程中,安徽省就與(yu)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次邀請教育界、科技界、企業(ye) 界人士一起深入探討,碰撞思想,達成共識。
“學院的人才培養(yang) 目標,就是培育懂科技、懂產(chan) 業(ye) 、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合金鋼式’的‘五懂’複合型科技產(chan) 業(ye) 組織人才,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科大矽穀建設培養(yang) 實戰人才。”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執行院長葉強說。
作為(wei) 跨領域跨行業(ye) 的國家級“雙跨”平台,羚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一個(ge) 重要任務就是推進企業(ye) 數字化轉型。
“我們(men) 依托工業(ye) AI技術,以產(chan) 品化、平台化方式提供工業(ye) SaaS、工業(ye) 大模型MaaS等服務,助力企業(ye) 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著力幫助中小企業(ye) 解決(jue) ‘不會(hui) 轉、不敢轉、轉不起’的難題。”羚羊工業(ye) 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徐甲甲說。
“穀、院、網”三者互動賦能,一體(ti) 推進教育、科技、產(chan) 業(ye) 、人才融合發展,正成為(wei) 安徽搶先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破局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動力源。
“科大矽穀”落地一年多時間,已經擁有獨角獸(shou) 和潛在獨角獸(shou) 企業(ye) 8家;擁有合肥市近43%的量子企業(ye) 、50%的合成生物企業(ye) 、55%的空天信息企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加速集聚。
讓科技成果更多地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
——精準對接企業(ye) 需求、打通“產(chan) 學研金服用”等環節互動通道
安徽省模式識別信息技術公司是首批入駐“科大矽穀”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企業(ye) 。隨著公司業(ye) 務的快速增長和越來越多樣的客戶需求,研發人員不足、新產(chan) 品定製開發周期長等問題成為(wei) 製約企業(ye) 發展的瓶頸。
“我們(men) 將技術需求上傳(chuan) 到羚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平台隨即遴選出與(yu) 我們(men) 所需求匹配性較高的研究機構進行重點對接,成功解決(jue) 了公司麵臨(lin) 的技術難題,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也讓高校的研發有了用武之地。”模式識別公司負責人王願說。
科技體(ti) 製機製創新的關(guan) 鍵,是讓科研活動更多地成為(wei) 產(chan) 業(ye) 活動、經濟活動。“穀、院、網”互動,精準對接企業(ye) 需求,打通“產(chan) 學研金服用”等環節互動通道,促成科研機構、高校院所、企業(ye) 等各類創新主體(ti) 同向發力,正讓科技成果更多地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
今年6月,《“科大矽穀”多主體(ti) 全鏈條創新聯合體(ti) 建設試點方案》,成功揭榜國家新一輪全麵創新改革任務。
這項改革的突破在於(yu) 將“科創+產(chan) 業(ye) ”融成一體(ti) 化的創新單元,依托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高能級創新平台、高校院所等主體(ti) ,組建平台支撐、新型研發、產(chan) 業(ye) 培育三類創新聯合體(ti) ,一體(ti) 配套“團隊+基金+載體(ti) ”,開展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成果孵化迭代等創新活動,打造“一棟樓就是一個(ge) 創新聯合體(ti) ,一棟樓就是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創新生態。
目前,“科大矽穀”首批16家創新單元合夥(huo) 人已簽約落地,合夥(huo) 人已舉(ju) 辦各類活動8場、600多人次參加,落地項目20個(ge) 。
“我們(men) 鼓勵、推動企業(ye) 家學員在學習(xi) 的同時,將新的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科大矽穀,通過這樣的培養(yang) ,把學術、教育、科研、產(chan) 業(ye) 等用一個(ge) 通道就打通了。”葉強說。
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與(yu) “科大矽穀”建立了“高端人才+創業(ye) 項目”帶土移植新模式,共同推進人才引進和項目招引,已經挖掘到一批科技水平高、核心團隊強的優(you) 質科創項目。
“目前羚羊平台上匯聚的科技成果近11萬(wan) 條,匯聚的專(zhuan) 家和創客已超過11萬(wan) 人,這些服務商在我們(men) 合作的過程中,我們(men) 積極吸引他們(men) 落戶科大矽穀發展。”徐甲甲說。
“科大矽穀”與(yu) 羚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立成果轉化項目定期推送、產(chan) 業(ye) 鏈供需互促對接機製,精準匹配企業(ye) 項目需求,通過羚羊平台獲取4000餘(yu) 個(ge) 項目源,並已篩選重點項目分批進行了對接洽談,一批合作成果正在轉換落地中。
“建設‘穀、院、網’並推動三者相互賦能,厚植創新生態,是一種市場化、國際化、平台化、生態化的獨特探索,體(ti) 現出安徽在全國科技創新格局中勇闖第一方陣的目標和追求。”安徽省科技廳負責人說。
這種持續構築科產(chan) 深度融合生態的努力,正在不斷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其勢已成,其興(xing) 可待。(記者 吳量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