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資源助力讓學生感受詩詞簡約之美
“同學們(men) ,讓我們(men) 跟著視頻的鏡頭,走進變幻多姿的廬山,感悟‘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奇妙意境。”在赤峰市敖漢旗下窪中心小學王小娟老師的公開課上,王老師巧妙地把“中華詩詞文化鑒賞”融媒體(ti) 課程資源《題西林壁》插入教學PPT中,豐(feng) 富課堂內(nei) 容。
為(wei) 進一步輔助師生講好、教好、學好古詩詞,涵養(yang) 學生文化自信,有形有感有效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自治區教育廳在全區小學推廣使用“中華詩詞文化鑒賞”融媒體(ti) 課程資源。該資源是由中國傳(chuan) 媒大學聯合企業(ye) 打造並捐贈給內(nei) 蒙古使用的,以更加新穎、更具互動性的融媒體(ti) 手段,創新編創了小學語文教材75首必背古詩詞,提供了生動而便捷的學習(xi) 內(nei) 容,推廣使用以來廣受師生好評。
王小娟說:“學生們(men) 都沒有去過西林寺,沒有見過那裏的山,根本想象不到‘橫看成嶺側(ce) 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樣子,融媒體(ti) 資源的運用讓我們(men) 的教與(yu) 學更加直觀、輕鬆,讓同學們(men) 有身臨(lin) 其境之感,對學習(xi) 古詩詞特別有幫助。”
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蒙古族學校,向來有晨誦、午寫(xie) 、暮讀的傳(chuan) 統。融媒體(ti) 資源的運用,讓各班更能充分利用這些時段帶領學生誦讀經典詩詞。學生們(men) 在唯美的古風動畫中識記漢字,了解作者及古詩的寫(xie) 作背景,增加文學積累,感受詩詞簡約之美、格律音韻之美、以詩言誌之美。
烏(wu) 蘭(lan) 察布市集寧區濱湖小學的教師在高效使用融媒體(ti) 課程資源中得到啟發,創新設計出20多個(ge) 優(you) 秀教學案例,並將詩詞文化教育與(yu) “雙減”工作相銜接,在探究性作業(ye) 布置和課後服務興(xing) 趣小組開設中,融合了更多的詩詞文化元素。
“融媒體(ti) 課程資源助力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課程與(yu) 教材的數字化傳(chuan) 播,幫助內(nei) 蒙古1651所小學的近3.5萬(wan) 名語文教師、138萬(wan) 名在校學生講好、教好、學好優(you) 秀古詩詞,進而有形有感有效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教育廳正在指導各校充分利用該資源,實施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引導廣大師生更好了解、欣賞和學習(xi) 中華詩詞,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記者 劉誌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