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揮課程思政作用 培養高質量法治人才

發布時間:2023-12-18 16:1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努力培養(yang) 造就更多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強烈家國情懷、紮實法學根底的法治人才”。麵對新時代法學教育新要求,高校教師應用好課堂教學這個(ge) 主渠道,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全麵推進習(xi) 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養(yang) 高質量法治人才。

  用好課程思政,幫助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對學生而言,理論知識的學習(xi) 時間或許短暫,但在此過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卻伴隨終身。法治人才應是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義(yi) 的捍衛者、法治建設的實踐者、法治進程的推動者、法治文明的傳(chuan) 承者,因此新時代法學教育,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理論為(wei) 指導,促進學生政治品格、道德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能力有機融合,使學生對法治的信仰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用好課程思政,幫助學生增強法治自信。隻有將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的思考紮根中國大地,才能領會(hu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和其運行體(ti) 製背後的價(jia) 值理念和精神文化。培養(yang) 具有家國情懷的法治人才,就要講好課程思政,讓學生既熟悉中國國情又具備世界眼光,能夠在中外法治體(ti) 係、法律文化的比較中,繼承我國法治建設經驗,借鑒別國優(you) 秀法治成果,既能對中國法治實踐需求作出回應,也通曉國際規則、維護國家利益、推動全球治理。

  用好課程思政,幫助學生夯實法學根基。培養(yang) 具有紮實社會(hui) 主義(yi) 法學根基的法治人才,要以中國自主的法學知識體(ti) 係為(wei) 依托,將法學知識體(ti) 係成果轉化為(wei) 課程教學內(nei) 容,讓學生對中國法治有更深刻的理解。作為(wei) 一線教師,應積極探索教學改革,以學生為(wei) 中心構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素質教學三位一體(ti) 的教學體(ti) 係,科學製定評價(jia) 體(ti) 係,探索解決(jue) 課程思政“價(jia) 值引領效果評估難”的問題,不斷提升法學教育水平。

  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高校教師應重視課程思政作用,為(wei) 培養(yang) 高素質法治人才貢獻力量。

  (作者為(wei) 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本報記者丁雅誦整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