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將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
原標題:門頭溝將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集聚區
本報訊(記者 張驁)《門頭溝區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近日發布。該行動計劃提出,用3年時間力爭(zheng) 將門頭溝區打造成為(wei) 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自主創新產(chan) 業(ye) 集聚區。
在當今的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中,“算力”是繞不過去的概念。算力,指的是計算機設備或計算、數據中心處理信息的能力。人臉識別、智能語音播報、自動駕駛、工業(ye) 數字孿生,無數看得見的智能應用背後,是看不見的算力在支撐。
今年2月,全市首個(ge) 市場化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落地中關(guan) 村門頭溝園。目前,一期100P(1P約等於(yu) 每秒1000萬(wan) 億(yi) 次的計算速度)普惠算力已投入使用,為(wei) 渴望算力的企業(ye) 送來“及時雨”。
根據《行動計劃》,未來三年,門頭溝區將持續建設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特別是國產(chan) 自主可控算力,通過算力補貼向企業(ye) 提供普惠算力。2023年建設運營400P,2024年建設運營1000P,2026年建設運營3000P,以滿足大模型企業(ye) 的算力需求。
算力不可或缺,模型同樣重要,隻有通用大模型足夠多,大量中小人工智能企業(ye) 才能在模型中完成訓練,進而研發出屬於(yu) 自己的應用場景。然而單獨開發模型,成本高昂。為(wei) 解決(jue) 這一難題,《行動計劃》中明確,門頭溝區將與(yu) 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深度合作,聯合數據龍頭企業(ye) 、科研院所和行業(ye) 協會(hui) 等共同建設公共數據集開放平台,開放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數據集和評測集,加快提高大模型研究質量和實際應用水平。梳理包含智慧城市、數字視聽、醫療健康等場景的核心數據,促進向駐區通用大模型企業(ye) 開放,支持通用大模型企業(ye) 豐(feng) 富和提升模型能力。
同時,還將持續梳理智慧城市場景,開放“AI+政務服務”“AI+應急指揮”“AI+智慧文旅”“AI+智慧交通”等場景目錄,以AI賦能引領城市治理轉型。開放智慧城市中樞管理平台場景,通過整合城市物聯感知數據,促進全場景數據融合,應用智慧城市行業(ye) 大模型輔助分析決(jue) 策,助推北京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結合門頭溝區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和應用場景,聚焦超高清數字視聽、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和智能製造三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鼓勵區域龍頭企業(ye) 開放場景,支持大模型企業(ye) 在“AI+數字視聽”“AI+醫療健康”“AI+智能製造”等領域打造場景化人工智能方案,落地一批在北京市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標杆案例。
為(wei) 加強人工智能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培養(yang) ,《行動計劃》中明確,將建立院士服務站,依托院士、領域專(zhuan) 家、行業(ye) 領軍(jun) 人物等,引領大模型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製定大模型產(chan) 業(ye) 戰略規劃,解決(jue) 大模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加速大模型等科技成果轉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