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創新驅動,河北加快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3-12-19 10:44: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創新驅動,河北加快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3年是河北發展曆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兩(liang) 次視察河北,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wei) 我們(men) 做好工作提供了強大政治引領和科學行動指南。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雄安新區建設取得新的積極進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科技創新多點發力、開花結果,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提振信心,抗洪搶險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取得重大成果。

  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硬道理是拚出來的。河北以創新的思維和舉(ju) 措推進高質量發展向上突圍,使中國式現代化在燕趙大地更加可視可感可行。

  在協同創新中積蓄新動能

  “讓空氣中充滿創新的味道”,在雄安新區成了一句流行語。

  今年9月,參加“千企雄安行”活動後,北京新智家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層研究決(jue) 定:將企業(ye) 從(cong) 北京中關(guan) 村搬遷至雄安新區中關(guan) 村科技園,希望借助雄安的創新理念和應用場景,打造智慧社區示範項目。

  這是雙向奔赴的牽手。一邊是創新型企業(ye) 尋求更具潛力的發展空間,一邊是雄安新區想要找到科技含量高、符合城市發展定位的產(chan) 業(ye) 項目。

  這是創新要素的聚集。雄安新區中關(guan) 村科技園從(cong) 8月30日揭牌至今,有1600多家企業(ye) 前來考察,其中30家企業(ye) 入駐園區,一期項目企業(ye) 入駐率達80%。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中彰顯新擔當。”

  今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河北,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hui)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

  全省幹部群眾(zhong)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更加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雄安新區之新,貴在創新,成在創新。

  央企是創新的重要源頭,緊緊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雄安新區張開雙臂擁抱央企。今年以來,雄安新區承接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34家,呈現質、量並進的良好局麵。截至目前,央企在雄安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

  未來之城雄安,是科技創新的試驗田。一年來,雄安新區建設取得新的積極進展,新區新景“妙不可言”。

  “智慧燈杆”能夠實現“綠波帶”控製,幫助車輛一路綠燈或少遇紅燈,讓“不堵車的城市”越來越近。

  無人駕駛的智能網聯巴士上路測試,預計年底前正式投入載人測試運營,將納入常規公交體(ti) 係中,這在全國是首例。

  地下、地上、雲(yun) 上“三座城”同生共長,全新的“空天信息+”產(chan) 業(ye) 業(ye) 態正在打造,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在這裏落地生根,讓人們(men) 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我常常往返於(yu) 北京和雄安之間,這裏的創業(ye) 創新氛圍愈來愈濃厚。”來雄安創業(ye) 的常誌遠,非常喜歡這裏的環境。

  在常誌遠經常光顧的咖啡廳牆上,張貼著雄安新區今年11月7日推出的“雄才十六條”,針對頂尖人才、青年人才等各類人才的獎勵幹貨滿滿。

  雄安新區打著旗子在前麵跑,京津冀湧動著協同創新的浪潮。

  新夥(huo) 伴,來了!首次發布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六大跨區域產(chan) 業(ye) 鏈圖譜,達成意向簽約項目152個(ge) ……11月29日在京召開的2023京津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大會(hui) 成果豐(feng) 碩。河北攜手京津聯合打造6個(ge) 重點創新產(chan) 業(ye) 鏈,推動形成優(you) 勢互補的區域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立法保障,有了!12月12日,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會(hui) 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關(guan) 於(yu) 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建設的決(jue) 定相關(guan) 情況。該決(jue) 定由三地人大常委會(hui) 共同起草,分別於(yu) 近日審議通過。這是京津冀三地首次為(wei) 推進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建設立法。

  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是京津冀協同創新體(ti) 係的重要內(nei) 容。通過強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服務,舉(ju) 辦科技成果對接等活動,河北省不斷提升京津冀科技成果區域內(nei) 轉化效率和比重。今年1-9月,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464.7億(yi) 元,同比增長50.8%。

  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河北著力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努力把京津科技和產(chan) 業(ye) 溢出效應承接好,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在加大研發投入中塑造新優(you) 勢

  在距離地球850公裏的上空,一顆名為(wei) “河北交投一號”的衛星已運行3個(ge) 多月。

  跳出傳(chuan) 統行業(ye) ,逐夢“星辰大海”。借助這顆衛星,河北交投集團探索物聯網衛星技術在遠洋運輸監測等方麵的應用,搭建全省交通運輸行業(ye) 首個(ge) 衛星物聯網星座。

  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

  去年以來,圍繞空天信息、城市更新等領域,河北交投集團完成研發投入10億(yi) 多元,成功研製了新一代高頻超距毫米波雷達、城市仿真推演係統等新技術、新產(chan) 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去年6月起,省國資委實施國有企業(ye) 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專(zhuan) 項行動,建立剛性增長機製,充分發揮國有企業(ye) 創新帶動作用。

  在三友集團總工程師馬德春看來,跟專(zhuan) 項行動實施前比,創新效果可謂立竿見影。三友集團今年1至11月研發投入強度達4.21%,較專(zhuan) 項行動前提升1.5個(ge) 百分點;去年6月以來,獲得專(zhuan) 利授權168項,占曆年獲得專(zhuan) 利總數的23%。

  創新驅動,重塑發展新優(you) 勢。三友集團開發了矽基、鎂基、溴係列、氯係列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chan) 品,新產(chan) 品產(chan) 值達103億(yi) 元,利潤貢獻率超過30%。

  創新投入的快速增長,帶動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專(zhuan) 項行動實施以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ye) 已有199項核心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國內(nei) 領先水平。今年1至11月,監管企業(ye) 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38%,研發投入強度在全國省級國資監管企業(ye) 中位居第一方陣。

  民營企業(ye) 數量多、分布廣、領域寬,是創新的生力軍(jun) 。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折疊屏手機成為(wei) 手機市場的“新寵”。在雲(yun) 穀(固安)科技有限公司,瞄準這一領域,我國首條第六代全柔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ti) )生產(chan) 線加速運轉,生產(chan) 的柔性產(chan) 品供貨國內(nei) 多家頭部品牌客戶。

  能夠開創全國先河,離不開大手筆的研發投入。近三年來,該企業(ye) 累計研發投入超18億(yi) 元,技術及研發人員約1200人。

  企業(ye) 是科技創新的主體(ti) 。如何激發企業(ye) 創新的動力和活力?

  減負擔。這兩(liang) 年,石家莊萱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春雷收到的減稅降費“禮包”不斷。企業(ye) 今年前三季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0.27萬(wan) 元,同比增加37.5%。在減免政策激勵下,企業(ye) 今年以來研發資金投入提高至銷售收入的11%。

  增服務。“政府把客戶請到了公司裏,我們(men) 說應用,客戶談需求,家門口就能簽訂單。”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裴文良說。唐山市通過“點對點”個(ge) 性化服務,舉(ju) 行供需精準對接活動,聚力構築機器人產(chan) 業(ye) 生態圈,特種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第一。

  讓企業(ye) 在科技創新中當主角、挑大梁。河北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製定和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一係列優(you) 惠措施,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

  同時,全省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全麵推行以招標投標專(zhuan) 家盲抽、技術標盲評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雙盲”評審,所有涉企事項和民生領域審批事項集中進入政務服務大廳,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接通率98%以上,讓經營主體(ti) 和群眾(zhong) 依規辦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

  在綠色升級中展現新氣象

  張北壩上,一座座巨大的風機緩緩轉動,將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輸送到電網。

  長風起張北,綠電送京畿。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輸送140億(yi) 千瓦時的綠色電能,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wan) 噸。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綠電交易機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冀北清潔能源基地綠電交易量達193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一倍多,綠電交易量居全國首位,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629.67萬(wan) 噸。

  為(wei) 更好存儲(chu) 壩上地區富餘(yu) 風光綠電,在承德市燕山深處,“藏”著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

  “用電低穀時,富餘(yu) 的風光電能把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用電高峰時,再從(cong) 上水庫往下放水發電。”豐(feng) 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培枝介紹。

  該電站已有10台機組投產(chan) 運行,2024年12台機組全部投產(chan) 發電後,每年可消納過剩電能88億(yi) 千瓦時,年發電量約66.12億(yi) 千瓦時,減少碳排放約120萬(wan) 噸。

  聚焦建設清潔高效、多元支撐的新型能源強省,河北協同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動能源生產(chan) 結構轉型升級,提高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

  追風逐日,向綠而行。1至11月,河北省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1178.2萬(wan) 千瓦,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達8467.4萬(wan) 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61.3%;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248.6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20.8%。

  持續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河北在推進全麵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

  通過寶馬集團材料認證!通過認證的,正是以DRI(直接還原鐵)產(chan) 品為(wei) 原料生產(chan) 的超低排放汽車用鋼。那批DRI產(chan) 品就產(chan) 自河鋼集團張宣科技全球首例120萬(wan) 噸氫冶金示範工程。

  用氫冶金代替傳(chuan) 統碳冶金,排放物從(cong) 二氧化碳變為(wei) 水蒸氣——相比傳(chuan) 統長流程冶金,示範工程一期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萬(wan) 噸,減排比例70%以上。

  鋼鐵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也是工業(ye) 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主戰場。

  煙囪不見冒煙,車間不見灰塵。這裏是德龍鋼鐵有限公司,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環保績效創A後,德龍鋼鐵生產(chan) 穩定,利潤提升,發展空間更大了。

  河北是全國鋼鐵行業(ye) 第一個(ge) 全麵開展環保績效創A的省份。目前,全省環保績效A級鋼鐵企業(ye) 達到33家,鋼鐵行業(ye) 中有國家級綠色工廠34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低碳轉型逐“綠”前行。河北正在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引導鋼鐵等重點行業(ye) 增強創新能力、降低能耗水平,以產(chan) 業(ye) “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新能源汽車“跑”出加速度!長城汽車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銷售新能源汽車3.1萬(wan) 輛,同比增長142.93%。長城汽車深入布局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累計授權專(zhuan) 利超22000項。

  大數據產(chan) 業(ye) 強勢崛起!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chan) 業(ye) 園以100%綠電供應推進“投產(chan) 即零碳”模式。綠電充足、緊鄰北京、氣候冷涼……張家口市利用資源優(you) 勢重點發展大數據產(chan) 業(ye) ,已有145萬(wan) 台服務器投入運營。目前,全省投運服務器規模超350萬(wan) 台,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

  以綠色發展增強高質量發展底色,河北綠色發展勢頭正盛。(記者潘文靜、貢憲雲(yun) 、米彥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