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十條措施推進鄉村教育發展
12月18日,陝西省教育廳印發《推進鄉(xiang) 村教育發展的十條措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措施》指出,陝西要建設城鄉(xiang) 學校共同體(ti) 。通過集團化辦學、學區製管理、教育聯盟幫扶等形式捆綁式發展,將鄉(xiang) 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納入集團或學區統一管理,資源共享、一體(ti) 考核、同步發展。
推動對口幫扶全覆蓋。省級對15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實行重點幫扶,各市(區)、縣(區)組織城區優(you) 質教育資源幫扶鄉(xiang) 村學校,確保對口幫扶全覆蓋。
加強鄉(xiang) 村教師定向培養(yang) 。省屬師範類高校與(yu) 市級政府聯合培養(yang) 地方公費師範生,鄉(xiang) 村教師中高級職稱評聘、定向評價(jia) 、定向使用。“三級三類”骨幹教師評選實行指標單列不低於(yu) 10%,新任鄉(xiang) 村教師在城區優(you) 質學校跟崗實習(xi) 一年。
引導鄉(xiang) 村教師有序流動。全省全麵推行“縣管校聘”,城鄉(xiang) 教師常態化雙向交流輪崗,將到鄉(xiang) 村學校任教1年以上作為(wei) 申報高級職稱的必要條件,3年以上作為(wei) 選任中小學校長的優(you) 先條件。未經流出地同意接收鄉(xiang) 村“三級三類”骨幹教師的中小學校,3年內(nei) 不得申報相應類別的骨幹教師。
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開齊體(ti) 音美和信息、科學等課程,保障課後服務的經費和專(zhuan) 業(ye) 師資。縣(區)每季度開展集體(ti) 備課、集中教研,擴大優(you) 質普通高中向鄉(xiang) 村初中定向招生計劃。整合鄉(xiang) 村小、散、弱學校,改善教育教學設施和師生學習(xi) 生活條件。嚴(yan) 把“進校園”活動入口關(guan) ,減輕教師負擔。
推動優(you) 質教育資源共享。通過應用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和陝西教育扶智平台等,支持城鄉(xiang) 學校開展雙師課堂、名師示範課,組織網絡教研和教學診斷,促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
加強重點群體(ti) 關(guan) 心關(guan) 愛。全省組織開展“大家訪”,落實孤兒(er) 、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班主任每日一問、校(園)長每周一見、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每月一看”。配齊鄉(xiang) 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全覆蓋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健全危機幹預工作機製。
深入開展育才興(xing) 學宣傳(chuan) 。深化“百校聯百縣興(xing) 千村”行動,組織高校師生對口開展實踐活動,宣傳(chuan) 科技文化知識和科學教育理念,營造崇文重教的氛圍。
實行領導包抓工作機製。各地教育部門要積極爭(zheng) 取黨(dang) 委政府支持,推動縣(區)班子成員各包抓一所鄉(xiang) 村學校;市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聯係一所鄉(xiang) 村薄弱學校,把推動學校發展情況作為(wei) 領導幹部個(ge) 人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
提升校園安全管理水平。加快推動鄉(xiang) 村學校監控視頻接入全省教育係統監控平台,開展常態化視頻安全巡查,嚴(yan) 防食品安全、校園欺淩等事件發生。(郭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