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共享5300餘項專利開放許可技術
本報雄安12月18日電 (記者穀業(ye) 凱)記者從(cong) 日前召開的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近年來,知識產(chan) 權發展為(wei)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目前已有5300餘(yu) 項專(zhuan) 利開放許可技術在京津冀三地共享。2023年,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支持在京津冀建設7家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涉及光伏、衛星互聯網、核能等多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為(wei) 知識產(chan) 權的供需對接、交易流轉提供便利。
據介紹,截至2022年,京津冀培育國家知識產(chan) 權示範企業(ye) 132家、優(you) 勢企業(ye) 491家,打造了一批知識產(chan) 權運用能力強、轉化效益高的企業(ye) 標杆。在協同保護方麵,京津冀布局建設7家國家級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今年前10個(ge) 月,累計受理專(zhuan) 利預審案件3.29萬(wan) 件,知識產(chan) 權維權案件2.93萬(wan) 件,區域知識產(chan) 權執法協作效能不斷提升。
京津冀三地知識產(chan) 權部門不斷完善聯動合作機製,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北京打造全國首個(ge) “海外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信息庫”,實現1萬(wan) 餘(yu) 件海外數據資源互通共享;天津聚焦專(zhuan) 利轉化運用,與(yu) 北京、河北相關(guan) 部門聯合發布京津冀知識產(chan) 權交易信息,為(wei) 區域知識產(chan) 權交易提供信息掛牌、交易撮合、科技成果評價(jia) 等服務;河北深入開展“專(zhuan) 利轉化燕趙行”等活動,促進京津專(zhuan) 利技術在河北轉化1139次,河北專(zhuan) 利技術在京津轉化793次。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9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