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洪澤:以學促幹,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3-12-20 15:05: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將主題教育與(yu) 中心工作相互融合,堅持“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促進”,把“實”的要求貫穿全過程,注重學以致用、以學促幹,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把精力聚焦到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上來,積極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際成效。

  以學促幹 發展產(chan) 業(ye)

  近日,洪澤區西順河鎮蟹農(nong) 捕撈前期暫養(yang) 在網箱裏的螃蟹,供應市場,為(wei) 了幫助蟹農(nong) 增收,當地在廣泛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巧打時間差”,每公斤大閘蟹增收35元以上。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是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主題教育期間,洪澤廣大黨(dang) 員、幹部堅持以學促幹,整合優(you) 勢資源,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切實把產(chan) 業(ye) 發展作為(wei) 引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不斷拓寬群眾(zhong) 增收渠道。聚力實施優(you) 質稻米、洪澤湖螃蟹、小龍蝦、現代漁業(ye) 和預製菜五大特色產(chan) 業(ye) 提升行動。研究製定村集體(ti) 經濟增收“一村一策”實施方案,拓寬物業(ye) 服務、產(chan) 業(ye) 帶動、利益聯結等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渠道,選樹培強村級帶頭人,健全考核激勵機製。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區涉農(nong) 村居經營性總收入達9753萬(wan) 元,村平81.3萬(wan) 元,較去年同期村平增收38萬(wan) 元。同時,深化富民強村幫促行動,加強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培育,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新增市級以上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6個(ge) 、示範家庭農(nong) 場31個(ge) ,創成市級農(nong) 民合作示範社2個(ge) 。

  深入調研 破解難題

  “住房環境好了,周邊的道路還是老樣子”“社區周邊環境還能再提升”......日前,洪澤區“四下基層”專(zhuan) 題調研活動走進東(dong) 雙溝鎮青雲(yun) 社區,縣處級領導幹部與(yu) 社區群眾(zhong) 麵對麵說問題談需求。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東(dong) 雙溝鎮重點推進青雲(yun) 社區“三空間”治理,白改黑青雲(yun) 路、泰山路等主要道路近10公裏,清理各類飛線1萬(wan) 餘(yu) 米,杆線入地3000餘(yu) 米,鋪設草坪6000餘(yu) 平方米、栽種綠植500餘(yu) 株,新安裝照明燈具200餘(yu) 盞,景觀亮化提升燈具2000餘(yu) 盞,社區整體(ti) 風貌和形象得到全麵提升。

  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洪澤全域推開鄉(xiang) 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問題6725個(ge) ,問題整治率達100%。深入開展“百日競賽”活動,聚焦資源整合利用,通過“小田變大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等方式,共清理收回溢出土地超5萬(wan) 畝(mu) ,溢出率近14%。通過公共空間治理村集體(ti) 入賬3486.24萬(wan) 元,95個(ge) 涉農(nong) 村居平均累計增收36.7萬(wan) 元。

  學做結合 助力發展

  近期,朱壩街道舉(ju) 辦“話發展·強治理·賽服務”擂台賽,組織基層黨(dang) 員幹部圍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多個(ge) 方麵開展講學比拚,進一步激勵基層黨(dang) 員幹部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謀思路求發展。

  主題教育中,洪澤區注重將黨(dang) 員教育培訓融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踐,從(cong) 黨(dang) 的創新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xi) 、觀看專(zhuan) 題片、實境教育、專(zhuan) 題黨(dang) 課等方式學習(xi) 領會(hui) “千萬(wan) 工程”豐(feng) 富內(nei) 涵。選樹30名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基層治理等重大工作和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突出的黨(dang) 員,開展“學習(xi) 身邊榜樣”活動,營造幹事創業(ye) 、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葉順亮 謝輝 鄒麗(li) 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