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江蘇淮安:修好連心路 解決出行難

發布時間:2023-12-21 09:2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3年12月21日16版 版麵截圖

  原題:江蘇省淮安市多措並舉(ju) 改善道路交通

  修好連心路 解決(jue) 出行難(辦實事 解民憂·一線探落實)

  駕駛著貨車一路行駛在煥然一新的305縣道上,即使北風在耳邊呼呼吹著,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河橋鎮朱劉村種植大戶周紀勇的心中仍然流淌著暖意:“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得這麽(me) 好,明年我們(men) 一定會(hui) 有更好的收入!”

  這條民生路,也是一條民心路。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淮安圍繞讓群眾(zhong) 出行更加便捷安全的目標,致力於(yu) 山區縣道路麵提升、城區低窪道路改善、全市交通綜合整治3項重點工作,以實實在在的舉(ju) 措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揪心事煩心事。”淮安市委書(shu) 記史誌軍(jun) 說。

  山區縣道提升改造

  村民運貨更便利

  305縣道,一頭連著205國道,一頭連著331省道,是盱眙縣南部山區重要的橫向交通“大動脈”,沿線輻射4個(ge) 鎮。

  周紀勇回憶,這條路全線58公裏,一直比較狹窄,再加上沿線許多村民將生產(chan) 加工的糧食、藥材、木材等,運送到周邊城市或安徽銷售,繁忙的運輸導致道路損壞日益嚴(yan) 重。

  盱眙縣交通局公路中心副主任李曉東(dong) 介紹,2020年開始,針對305縣道的整修就已陸續進行,但老龍山街道至與(yu) 331省道連接處的9.18公裏區段,路麵破損最嚴(yan) 重、施工難度最大、群眾(zhong) 呼聲最高。今年以來,當地通過向上爭(zheng) 取、財政配套等方式,籌集資金3600萬(wan) 元,下定決(jue) 心徹底解決(jue) 群眾(zhong) 出行難問題。

  李曉東(dong) 說,施工在不破壞房屋及占用耕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原有路基,對該路段改造提升,一次性解決(jue) 路麵破損和狹窄兩(liang) 個(ge) 難題。修繕工程中還為(wei) 沿線村民翻修和新建了21個(ge) 涵洞、700多米排水溝,並為(wei) 村路與(yu) 縣道的搭接道口處鋪設瀝青麵層38處。項目已提前完工,12月正式通車。

  “今年以來,淮安大力推進公路建設,348省道白馬湖及範集段、331省道盱眙繞城段建成通車,環洪澤湖公路全線貫通,264省道蘇北灌溉總渠特大橋實現貫通,進一步提升公路暢通水平,在解決(jue) 沿線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問題的同時,也促進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淮安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徐成東(dong) 說。

  老城區低窪路治理

  居民生活更舒心

  對清江浦區鹽河街道居民王宇來說,以前最害怕下雨天了。他家門前的淮金路,在清江浦區範圍內(nei) 長約5公裏,每當下雨,這條路就會(hui) 積水。

  “淮金路原來依靠邊溝排水,加上位置高,排水順暢。隨著城市發展,道路兩(liang) 邊建起了園區,土壤硬化後吸水功能大為(wei) 下降,而且路兩(liang) 邊房屋建得高,路麵成了‘鍋底窪’,要承受自身和路兩(liang) 邊數百米範圍的匯水。一旦下暴雨,沙袋也擋不住,隻能等水慢慢排幹。”清江浦區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局副局長夏浦介紹,這也是老城區不少道路麵臨(lin) 的普遍問題。

  為(wei) 解決(jue) 積水問題,今年雨季,清江浦區水利、市政等部門的黨(dang) 員幹部在現場觀測雨情,商討方案,整治行動迅速開展:先對堵塞排水口的淤泥和雜草等進行清理,再曆時近40天,將沿線484個(ge) 立箅子全部更換為(wei) 平箅子,與(yu) 地麵高度齊平,直接迅速地收水,讓收水能力放大10倍;同時,更換了瓶頸位置的較窄排水管道300多米,在多處關(guan) 鍵節點新增管道598米,並麵向河道新開了3個(ge) 出口。

  除了排水,工作人員又為(wei) 該路段修複瀝青路麵823平方米、人行道100平方米,種植綠植500多棵。

  今年以來,清江浦區黨(dang) 員幹部發揚“四下基層”優(you) 良工作作風,持續開展路域環境、人居環境治理。以此為(wei) 契機,清江浦區摸排了全區22條積水路段,目前已有15個(ge) 路段完成治理,受益居民超過60萬(wan) 人。

  加強服務應用科技

  交通高效更安全

  從(cong) 京滬高速淮安東(dong) 出口下來,經過233國道與(yu) 淮安區海棠大道交界處的紅綠燈,淮安福興(xing) 祥物流有限公司車隊隊長徐正學拖著滿滿一車貨物,將車停在最右側(ce) 車道上。

  這條路徐正學已開了20年,感覺如此平順還是在今年9月以後。徐正學告訴記者,這原是條水泥路,一下雨就坑窪積水,還不分車道,貨車跑起來不方便。今年以來,區裏對這條“門戶路”進行整治,鋪設了瀝青、安裝了信號燈和隔離帶。交通更有秩序了,可新問題也來了。

  徐正學和許多駕駛員發現,半掛車停在最左側(ce) 的車道上調頭時,由於(yu) 半徑太短,一把頭打不過來,還得向後倒一點——這不僅(jin) 給後車帶來安全隱患,還耽誤十字路口通行。“我們(men) 在走訪中獲悉這一問題,立即開展實地調研,對該路口交通設施進行調整、優(you) 化。”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交警大隊開發區中隊中隊長倪殿啟介紹。

  更多科技元素也投入交通管理。今年9月,淮安交警部門針對343國道與(yu) 503省道交叉口人流車流量大、周邊居民斜穿馬路導致多次交通事故的問題,迅速實施整治。除增設隔離護欄、警示樁、高杆燈外,還使用機動車測速設備和哨兵係統,不僅(jin) 用高音喇叭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還用爆閃燈提示駕駛員緩行。目前,該點段交通事故數量同比下降66.7%。

  淮安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趙立宏介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淮安市公安交警部門成立交通信號配時優(you) 化中心,設置60條綠波帶路段,整改交通安全隱患52處,治理交通堵亂(luan) 點37處,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預防道路交通事故。

  《人民日報》2023年12月21日16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