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累計解決房地產曆史遺留問題2986個
記者從(cong) 自治區住建廳獲悉,截至今年11月底,內(nei) 蒙古累計解決(jue) 房地產(chan) 曆史遺留問題2986個(ge) (項目)、140.39萬(wan) 套房屋,占比分別為(wei) 99.8%、99.9%。其中“入住難”項目328個(ge) 、12.92萬(wan) 套房屋,“回遷難”項目313個(ge) 、5.47萬(wan) 套房屋,“辦證難”項目2345個(ge) 、121.99萬(wan) 套房屋。
本著尊重曆史,實事求是,查處違法與(yu) 保護群眾(zhong) 善意取得權益並行,不讓群眾(zhong) 為(wei) “曆史遺留問題”買(mai) 單的原則,2018年12月,自治區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妥善解決(jue) 國有土地上房屋權屬登記等曆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自治區住建廳積極履行主管部門職責,牽頭負責解決(jue) 房地產(chan) 曆史遺留問題。按照“不留一個(ge) 項目,不落一套房屋”的原則,推動各地立足實際,因地製宜,分批次、分類別解決(jue) 房地產(chan) 曆史遺留問題。呼和浩特市內(nei) 蒙古大商城、龍城、攸攸板回遷小區,通遼市萬(wan) 力城小區,赤峰市京源華庭小區等涉及居民較多的項目逐步得到解決(jue) 。
“房地產(chan) 遺留問題大多成因複雜,涉及土地使用、規劃許可、稅費收繳、竣工驗收備案、不動產(chan) 登記等各類手續辦理,如果不去主動尋找突破,這些難題可能會(hui) 長時間無法突破。”自治區住建廳房地產(chan) 市場監管處處長曹光介紹,通過積極探索,相關(guan) 部門通過“費證分離”“以函代證”“先證後稅”“並聯審批”等方式,讓這些房地產(chan) 遺留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
2021年,內(nei) 蒙古出現個(ge) 別大型房企在建項目逾期交付風險問題,自治區住建廳迅速成立了保交樓工作專(zhuan) 班,製定了“一樓一策”“一市一策”“一省一策”工作方案,采取“資金+資產(chan) ”“接盤續建”“引企參建”“土地配資”等建設模式,保障後續工程建設。同時,爭(zheng) 取國家兩(liang) 批保交樓專(zhuan) 項借款,積極協調金融配套融資,成功處置盤活涉險房企區外關(guan) 聯項目,追回保交樓資金2.99億(yi) 元,確保完成交付任務,維護購房群眾(zhong) 合法權益。
“截至11月底,全區226個(ge) 保交樓項目超額完成國家要求的70%年度交付任務。”自治區住建廳保交樓工作專(zhuan) 班常務副主任張召介紹。(記者 李永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