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揮“試點建設”先行先試作用(評論員觀察)

發布時間:2023-12-22 15:16:00來源: 人民日報

  菌草具有強大的固碳儲(chu) 碳能力。近年來,一場關(guan) 於(yu) 菌草的“閩蘇”合作在江蘇鹽城展開。探索一體(ti) 化資源循環利用模式、建立超150畝(mu) 實驗基地,從(cong) 福建來的菌草經過改良“染綠”了鹽城灘塗,成為(wei) 複製推廣成功經驗、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動縮影。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選擇100個(ge)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聚焦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麵臨(lin) 的瓶頸製約。各地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各不相同,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能夠激發地方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推進試點任務、實施重點工程、創新政策機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探索不同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wei) 全國提供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試點建設猶如實現“雙碳”目標的輕騎兵,可以先行先試、率先探索,為(wei) 同一類型城市或地區提供解決(jue) 問題的思路。在試點選擇上,既包括江蘇、山東(dong) 、廣東(dong) 等經濟和能耗大省,也包括山西、內(nei) 蒙古、陝西等傳(chuan) 統能源和新能源富集地區。試點方案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區位特點、功能定位、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因地製宜確定試點建設目標和任務,有助於(yu) 探索多元化綠色低碳轉型路徑。對各個(ge) 碳達峰試點來說,不能簡單以達峰時間早晚或峰值高低來衡量工作成效,而應該聚焦碳達峰碳中和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將探索有效做法、典型經驗、政策機製以及實現路徑作為(wei) 重點。

  試點建設的目標是由點及麵,發揮對全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示範引領作用。因此,試點建設立足在局部,但應著眼於(yu) 全局,致力於(yu) 提煉實現“雙碳”目標的共性規律。實際上,這次入選試點的地區已有不少積極探索。在內(nei) 蒙古,以綠為(wei) 底做增匯“加法”,努力打造全國生態碳匯供給基地;在安徽,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廠車間,推動綠色製造“枝繁葉茂”;在廣東(dong) ,4000公裏長的大陸海岸線上“風光”正好,海上風電成為(wei) 亮麗(li) 風景。在此基礎上,各個(ge) 試點城市和園區不僅(jin) 要在“雙碳”路上先行一步,更要在強化科技創新、完善政策機製、開展全民行動等方麵深化改革,形成一批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舉(ju) 措和改革經驗。

  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最短時間實現從(cong) 碳達峰到碳中和,難度可想而知。在這個(ge) 過程中,更好發揮“試點建設”先行先試作用,能夠以較小成本探索最優(you) 路徑。“試點”是小範圍的基層探索,風險可控、創新空間大,能夠激發人民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探索出豐(feng) 富有效的差異化路徑;“推廣”則是在基層探索基礎上的頂層設計,能夠依靠強大的國家能力,把基層的成功經驗迅速推開。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使“雙碳”工作呈現出先試驗、後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動態過程,不斷降低風險、提升效率。

  有兩(liang) 幅柱狀圖讓人印象深刻。一幅圖是煤炭,2012年,68.5%;2017年,60.6%;2022年,56.2%——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逐年穩定下降。另一幅圖是新能源汽車,2014年,22萬(wan) 輛;2017年,153.4萬(wan) 輛;2022年,1310萬(wan) 輛——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大幅增長。從(cong) 這一降一升之間,可以感受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勁脈動。以“試點建設”為(wei) 牽引,帶動全國各地創新探索,“雙碳”目標勾勒的美好圖景將漸行漸近。

  (本係列評論到此結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