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察右前旗:送文藝種文化潤鄉風

發布時間:2023-12-25 14:44: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近年來,烏(wu) 蘭(lan) 察布市察右前旗文聯把培育文明鄉(xiang) 風、建設文藝新村作為(wei) 基層文聯落實文藝惠民、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工作,組織當地烏(wu) 蘭(lan) 牧騎、詩詞學會(hui) 以及書(shu) 畫、音樂(le) 、戲劇、攝影藝術家常年活躍在基層一線,送文藝、種文化、潤鄉(xiang) 風,使古老的農(nong) 村煥發出時代新風采。

  烏(wu) 蘭(lan) 牧騎是察右前旗文藝戰線的一支主力軍(jun) 。他們(men) 組成宣傳(chuan) 小分隊,將文藝活動與(yu)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有效鏈接,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的高尚藝術普及到村頭巷口,極大地充實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內(nei) 容,豐(feng) 富著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烏(wu) 蘭(lan) 牧騎的帶動下,各地村委會(hui) 都組建了群眾(zhong) 文藝誌願服務隊,常年活躍在基層群眾(zhong) 當中。他們(men) 參加市裏組織的消夏文化旅遊節、廣場舞大賽、農(nong) 民青年歌手大獎賽、拍MV短視頻等活動。他們(men) 創作的鄉(xiang) 村歌曲小戲小品,充滿了蓬勃的生機與(yu) 活力,《鄉(xiang) 約南村》《老區人民唱新歌》《農(nong) 村老家富裕了》等村歌一經推出就在村民中廣泛傳(chuan) 唱。他們(men) 走街串巷,與(yu) 群眾(zhong) 一起做飯、擦玻璃、打掃家,在“你一言我一語”的閑聊中讓黨(dang) 的政策在群眾(zhong) 中傳(chuan) 播。

  察右前旗有一支40多名會(hui) 員組成的詩詞學會(hui) 常年活躍在鄉(xiang) 村社區,播撒著文明的種子。當地文聯因勢利導,定期組織詩詞學會(hui) 開展交流筆會(hui) 、外出采風活動,走進基層、學校開展詩詞誦讀寫(xie) 作活動,激發群眾(zhong) 對詩詞文化的興(xing) 趣愛好。在讀詩、寫(xie) 詩、品詩的氛圍影響下,察右前旗玫瑰營鎮王貴溝村逐漸出現了新的文化現象,耕田犁地的農(nong) 民扛著鋤頭作起了詩。村委會(hui) 組織本土詩人以居民的家風家貌為(wei) 內(nei) 容,開展專(zhuan) 題創作,並進行集中評選,選出佳作,組織書(shu) 法名家將其書(shu) 寫(xie) 在住院的外牆上。村莊每戶人家的外牆既是一幅優(you) 雅的書(shu) 法作品,也是一首詩詞佳作,彰顯著這戶人家的家風德行,整個(ge) 村落就組成了一座高雅的詩詞博覽園,成為(wei) 了察右前旗農(nong) 村別具特色的一道風景線。2016年,中華詩詞學會(hui) 在王貴溝村掛牌成立了內(nei) 蒙古第一個(ge) “中華詩詞村”。2017年,王貴溝農(nong) 牧民詩詞大賽舉(ju) 行,吸引了大批詩詞愛好者參與(yu) 。

  在詩詞文化的熏陶下,與(yu) 此相鄰的三岔口鄉(xiang) 十八台村、平地泉鄉(xiang) 南村等地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群眾(zhong) 開始學詩、寫(xie) 詩。多次組織開展農(nong) 民詩詞大賽、詩詞誦讀比賽等群眾(zhong) 性活動。

  書(shu) 畫藝術在察右前旗有著深厚的群眾(zhong) 基礎。每逢重大節日,廣大書(shu) 畫愛好者都要在有關(guan) 部門的組織下,舉(ju) 辦各類書(shu) 畫展覽。近年來,察右前旗文聯逐步成立了書(shu) 法家協會(hui) 、美術家協會(hui) 、攝影家協會(hui) 、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有力地激發了基層文藝家的創作熱情。他們(men) 圍繞山鄉(xiang) 變化、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族團結、政策宣傳(chuan) 等主題創作了大量書(shu) 畫藝術作品,豐(feng) 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催生了當地文化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一大批書(shu) 畫院、閱覽室、書(shu) 屋、閱讀空間等文化場館應運而生,一批文創產(chan) 品製作、銷售,網上直播賣畫、網紅直播打卡等新興(xing) 業(ye) 態在村間小巷悄然興(xing) 起。

  2022年旗政府籌資在南村建設了教育研學實踐基地、健康慢行步道、彩繪一條街、民俗酒店、野炊營地、垂釣中心、“我在南村有塊地”市民農(nong) 園、玉米迷宮、文創基地、文化長廊、百米英模牆等一批文化設施,將一個(ge) 傳(chuan) 統的農(nong) 村改造成現代化的文化新村,健康文化、農(nong) 耕文化、飲食文化、休閑文化、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在這個(ge) 古老的鄉(xiang) 村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充滿文化氣息的鄉(xiang) 村新畫卷。

  如今,興(xing) 步走進村口書(shu) 吧,好多農(nong) 民用長滿老繭的雙手翻閱著圖書(shu) ,富裕起來的農(nong) 民對精神文化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李春明、潘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