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積石山6.2級地震農房大量倒塌現象
12月18日23時59分,一場6.2級地震突襲甘肅省積石山縣,截至22日8時,已累計造成當地117人遇難,781人受傷(shang) ,近1.5萬(wan) 間房屋倒塌。6.2級地震為(wei) 何導致大量房屋倒塌?近些年農(nong) 村住房安全保障是否到位?提升農(nong) 村自建房抗震性能麵臨(lin) 哪些困難?甘肅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有關(guan) 負責人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回應。
甘肅省住建廳副廳長王勇介紹,此次地震是逆衝(chong) 型地震,本身釋放的能量要更大一些。同時,積石山縣坐落在沉積地層上,處於(yu) 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界區域,在黃土高原的西部邊緣上。相關(guan) 研究表明,在黃土高原地區發生地震,都會(hui) 有比較顯著的場地放大效應,造成更大的地表破壞力。
據應急管理部發布的《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烈度圖》,此次地震最大烈度達到Ⅷ度(8度),Ⅷ度區麵積達331平方公裏,主要涉及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劉集鄉(xiang) 、石塬鎮、柳溝鄉(xiang) 等重災區。王勇說,這個(ge) 最大烈度超過了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相關(guan) 附件中確定的積石山縣7度設防烈度,同時農(nong) 村住房以自籌自建自用為(wei) 主,抗震性能參差不齊,這都是導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
地震發生後,甘肅省住建廳組織多方力量赴災區開展房屋應急評估,目前已評估近5萬(wan) 戶。甘肅省住建廳村鎮建設處處長馬筵棟介紹,此次地震中倒塌及受損嚴(yan) 重的房屋大多建成年代較早,近些年新建或改建過的農(nong) 房存在牆體(ti) 開裂和外閃,基本沒有整體(ti) 倒塌情況。
“近年來,積石山縣推進農(nong) 村危房改造,解決(jue) 老百姓主要居住用房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問題,對驗收合格的項目予以補助。”馬筵棟說,倒塌的房屋以村民自建的偏房、輔助用房為(wei) 主,該類房屋多為(wei) 土坯、土木或磚木結構,承重牆為(wei) 土牆或者磚牆,牆與(yu) 木構架連接的部位不牢固,整體(ti) 性不強,抗震性能較弱。
此外,一些農(nong) 戶雖然建了新房,但保留了部分舊房,冬天更傾(qing) 向於(yu) 住在舊房,原因在於(yu) 舊房裏有農(nong) 村傳(chuan) 統的火炕。評估發現,很多傷(shang) 亡是由於(yu) 住在舊房導致。
專(zhuan) 家表示,此次地震災情凸顯了提升農(nong) 村房屋抗震性能的緊迫性。王勇等人指出,提升農(nong) 村住房的抗震能力需要多方努力,要進一步普及、提升農(nong) 戶建房抗震意識,加強農(nong) 房抗震的技術指導和建設管理,推廣使用抗震性能更好的建材,培訓合格的農(nong) 村建築工匠。
專(zhuan) 家還建議在農(nong) 村房屋質量安全提升工程中,加大對偏遠地區農(nong) 房抗震改造的支持力度,持續提高農(nong) 房抗震能力。
(總台記者 張磊 盧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