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穩步提升(開局之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述評⑦)

發布時間:2023-12-26 09: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高質量發展,是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的發展。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關(guan) 乎我國經濟發展全局的重要戰略舉(ju) 措,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各地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就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希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wei)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指出“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yu)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強調“努力使京津冀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囑咐東(dong) 北“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xing) 的新路子”,要求“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勉勵長三角區域“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重要講話。會(hui) 議強調“推動城鄉(xiang) 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按照主體(ti) 功能定位,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下,各地區各部門紮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落地實施,主體(ti) 功能明顯、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區域發展整體(ti) 效能穩步提升。

  區域重大戰略實施蹄疾步穩,引領作用顯著增強

  從(cong) 年頭到年尾,雄安新區啟動區好消息不斷:4月,啟動區綜合服務中心建成投用;10月,雄安宣武醫院開診試運行;12月,雄安體(ti) 育中心項目體(ti) 育館施工完成,轉入室內(nei) 裝修。不遠處,中國中化總部、中國華能總部建設正酣,一大批央企新項目接連落地,一幅新時代宜業(ye) 宜居的“人民之城”新畫卷正鋪展開來。

  在今年5月10日召開的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短短6年裏,雄安新區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跡。”

  端詳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棋局,雄安拔節生長的同時,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也在有序疏解。

  西直門外,北京動物園對麵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燈光熠熠。這裏曾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動物園批發市場,常被圍得水泄不通。經過疏解、轉型,日均客流量從(cong) 10萬(wan) 人減到1萬(wan) 人,年稅收卻從(cong) 0.6億(yi) 元上升到20億(yi) 元,帶動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快步發展。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越發凸顯——

  協同創新更高效。目前,三地共建京津冀科技成果協同轉化中心等5個(ge) 促轉平台,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已有70餘(yu) 家加盟機構進駐。

  產(chan) 業(ye) 協作更緊密。印發《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實施方案》,舉(ju) 辦京津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大會(hui) ,首次聯合發布跨區域產(chan) 業(ye) 鏈圖譜……三地產(chan) 業(ye) 鏈抱團成長,產(chan) 業(ye) 協作水平不斷提升。

  保持定力,同向發力,持續用力。北京從(cong) “大而全”轉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來”鞏固“發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實現“升級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京津冀一體(ti) 化相得益彰,最後說誰也沒有吃虧(kui) ,誰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東(dong) 西。”

  放眼全國,從(cong) 華北平原到長江沿線,從(cong) 黃河流域到南海之濱,一係列區域重大戰略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今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考察徐聞港時指出:“把徐聞港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

  俯瞰徐聞港,宛如鯤鵬展翅,輪船往返於(yu) 16個(ge) 5000噸級普通客貨滾裝泊位,港口設計旅客年通過能力超過1700萬(wan) 人次。如今,徐聞港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客貨滾裝碼頭,將瓊州海峽帶進“一小時生活圈”。“我們(men) 要發揮綜合交通樞紐優(you) 勢,將客滾運輸產(chan) 業(ye) 延伸至物流、旅遊、能源等方麵,暢通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雙向對接。”湛江徐聞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金虹說。

  “橫琴金融30條”“前海金融30條”相繼出台,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設立一年多製度創新接連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

  今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運城考察時強調,“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wei) 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jue) 不能做。”

  上遊,青海實施黃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推動黃河保護法落地見效;中遊,寧夏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全區所有城鎮汙水處理廠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下遊,山東(dong) 加強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保護,近年新增淡水沼澤濕地7.4萬(wan) 畝(mu)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最新遙感調查評估發現,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加,流域各地邁出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今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川渝一盤棋’,加強成渝區域協同發展”。

  重慶兩(liang) 江新區,致貫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nei) ,8條膜切線高速運轉,用於(yu) 觸摸屏的光學膠帶相繼下線,這些產(chan) 品將被送往位於(yu) 四川綿陽的電子企業(ye) 繼續加工。“我們(men) 每周為(wei) 這家企業(ye) 配套100萬(wan) 片光學膠帶,今後還將和更多四川企業(ye) 建立業(ye) 務聯係。”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仕紅信心滿滿。

  目前,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已實現電子信息製造業(ye) 5個(ge) 大類、21個(ge) 中類產(chan) 品全覆蓋。今年兩(liang) 地繼續加快補鏈強鏈步伐,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領域,打造數字產(chan) 業(ye) 新高地。

  今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強調:“長三角區域要加強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跨區域協同。”

  一架C919國產(chan) 大飛機,是觀察長三角聚勢而強的最佳案例。

  總裝在上海,約10%的零部件、50%的鋁材、50%的複合材料結構件來自江蘇,艙門、發動機隔熱材料來自浙江……在上海的帶動下,合肥、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城市攜手加強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共圓中國人的“大飛機夢”。

  統籌龍頭帶動和各揚所長,長三角一體(ti) 化取得新的突破:今年前三季度,長三角高技術製造業(ye) 產(chan) 值占全國31.1%;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規模分別占全國60%、1/3和1/3,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約占全國2/5。

  “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區域重大戰略穩步實施,一個(ge) 個(ge) 增長極、動力源、發展帶加速崛起,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區域板塊更加平衡

  鬆嫩平原,濕地水城。走進大慶油田岩心庫,兩(liang) 塊質地緊密的砂岩引人注意:一塊在二次采油後呈黑褐色,另一塊則在三次采油“吃幹榨盡”後變為(wei) 土黃。

  “曆經5600多次試驗,采收率突破6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慶油田首席技術專(zhuan) 家伍曉林介紹,如今大慶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生產(chan) 基地。

  步入哈爾濱電氣集團佳木斯電機公司自動化車間,機床全速運轉,接收雲(yun) 端指令後,物料按計劃自動分配、排產(chan) 。

  “通過數字化改造,車間人工減少八成,一次合格率接近100%。”哈電集團創新與(yu) 數字化部副總經理劉新新介紹。改造升級、增效提質,目前黑龍江已建成229個(ge) 數字化示範車間。

  創新賦能,助力“原字號”“老字號”甩掉“黑大重粗”的舊標簽,也讓“新字號”這篇文章眼前一亮。在哈爾濱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指揮中心數據實時更新。公司自主研發的安全威脅檢測引擎,正為(wei) 全球超30億(yi) 部智能終端設備提供安全檢測。

  今年9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時強調:“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根基在實體(ti) 經濟,關(guan) 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chan) 業(ye) 升級。”牢牢扭住三種“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東(dong) 北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紮實成果。

  今年,遼寧先進裝備製造等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基地和航空裝備等22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建設;吉林共登記省級科技成果416項,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國內(nei) 領先水平;黑龍江“新字號”高新技術企業(ye) 比2012年增長5.5倍……在這片10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速升級,新動能加快集聚成勢。

  後進者奮力追趕,領跑者奮勇前行。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中部地區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全國一盤棋”不斷走深走實。

  黃浦江畔,國產(chan) 大飛機C919商業(ye) 運營穩步推進、國產(chan) 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穩步起航,上海加速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jun) ;東(dong) 海之濱,浙江以創新深化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8.8%;珠江潮湧,前三季度廣東(dong) 高技術製造業(ye) 、先進製造業(ye) 投資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新動能發展勢頭良好……看東(dong) 部,創新引領率先發展,“挑大梁”作用更加凸顯。

  貴州投入運營及在建的重點數據中心已達23個(ge) 、寧夏中衛市西部雲(yun) 基地已建成6個(ge) 超大型數據中心,科技創新在西部大地精彩起筆;新建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開通運營、平陸運河全線動工、西部陸海新通道“再提速”……看西部,增長潛力持續釋放,發展機會(hui) 明顯增多。

  河南較好發揮產(chan) 糧大省作用,秋糧產(chan) 量增速居糧食主產(chan) 省第一,創曆史新高;安徽先進製造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多個(ge) 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快速崛起;湖南裝備製造業(ye) 加速回暖,11月增加值同比增長9.2%……看中部,動能轉換勢頭良好,為(wei) 支撐經濟穩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東(dong) 西南北中縱橫聯動,區域板塊發展平衡性持續增強。“通過實施重大國家戰略,我國區域發展協同協作步伐不斷加快,各地區發展動能不斷釋放,區域經濟表現出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和長期向好的態勢。”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張燕說。

  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早上7點多,從(cong) 江蘇蘇州昆山市的夏駕河公園站上地鐵,90分鍾後,王步超就能到上海普陀區的隆德路站附近上班。自今年6月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和上海地鐵11號線在蘇州花橋站“牽手”後,王步超每天的通勤時間縮短近一半,且全程一碼通行,無需二次安檢。

  一體(ti) 化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wei) 了保障和改善民生。11月30日召開的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循序漸進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製度銜接、政策協同、標準趨同,分類推進各領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

  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這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長三角地區不斷推進公共服務領域、項目、保障範圍等跨省協同——

  更多服務“一卡通行”。辦證明、乘公交、遊景區……如今,長三角居民憑第三代社保卡可以通乘長三角所有城市的地鐵、公交,居民還能通過社保卡銀行賬戶領取人社、財政等領域的待遇和補貼。“接下來,我們(men) 將繼續推進‘一卡通’應用事項目錄清單建設,開通更多創新應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人說。

  看病就醫更加省心。今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國家創傷(shang) 區域醫療中心)揭牌開診,患者在安徽也能享受到上海的醫療服務。除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一個(ge) 個(ge) 跨省醫聯體(ti) 、專(zhuan) 科聯盟、科聯體(ti) 接連成立,長三角“醫療圈”加快融合。

  養(yang) 老旅居質量更高。開展區域養(yang) 老一體(ti) 化試點合作、成立全國首個(ge) 跨省縣域幸福養(yang) 老示範標杆區、推進長護險異地結算……長三角養(yang) 老服務一體(ti) 化按下“快進鍵”。

  從(cong) 長三角望向全國,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優(you) 勢互補性進一步增強,向著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ti) 相當的發展目標穩步前行——

  加快設施“硬聯通”。8月31日,G4308次列車從(cong) 南寧東(dong) 站駛向貴陽北站,標誌著貴南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運營,這條鐵路為(wei) 川渝黔地區加強與(yu) 北部灣、粵港澳大灣區等地互聯互通打開了新通道。今年以來,西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跑出“加速度”,麗(li) 香鐵路開通運營、渝昆高鐵川渝段全線貫通、久馬高速公路試通車段即將通車,為(wei) 陸海聯動、東(dong) 西互濟提供更有力的“硬支撐”。

  加強機製“軟聯通”。加快兩(liang) 地戶口遷移、稅務等民生事項同標互認,“川渝通辦”事項已達311項;“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相繼施行,便利化雙向通關(guan)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攜手並進,打造養(yang) 老服務現代化建設區域協同的先行區、示範區……破除政策壁壘,完善體(ti) 製機製,“軟聯通”讓要素流動更活躍、民生服務更舒心。

  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服務、提高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膳食補助、擴大農(nong) 村危房改造服務對象……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這是自2021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發布實施以來的首次調整,將推動縮小城鄉(xiang) 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一張藍圖繪到底。從(cong) 減少發展落差到發揮比較優(you) 勢,從(cong) 優(you) 化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到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需久久為(wei) 功。“我們(men) 將以區域重大戰略實施為(wei) 牽引,著力優(you) 化四大板塊發展,奮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6日 06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