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區域演藝資源與“新空間”雙向賦能 西城區為首批8個“演藝新空間”授牌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鮑聰穎 毛紅星) 12月29日,在“天寧1號”文化科技創新園區東(dong) 方藝空間內(nei) ,西城區為(wei) 首批8個(ge) “演藝新空間”進行授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繁星戲劇村、正乙祠戲樓、鼓樓西劇場、東(dong) 方藝空間、西區劇場、A33劇場、魅現場等8家特色鮮明的新型演出空間榮獲此殊榮。
今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建設“演藝之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明確提出“培育多場景多業(ye) 態演藝新空間”。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牽頭建立市區兩(liang) 級聯合會(hui) 商機製,指導東(dong) 城區、西城區、朝陽區、通州區開展演藝新空間認定試點工作。此次西城區授牌的8家演藝新空間,有以戲曲表演煥新古戲樓的正乙祠戲樓,以小劇場集群為(wei) 代表的繁星戲劇村,以多元文化消費業(ye) 態為(wei) 特色的鼓樓西劇場等新型演出場所,如今都已成為(wei) 西城文藝新地標;也有座落於(yu) 商業(ye) 綜合體(ti) 中引領時尚文化消費的西區劇場、魅現場,入駐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實現內(nei) 容與(yu) 空間相互賦能的東(dong) 方藝空間和A33劇場等。無論在演藝品質、亦或“演出+”的生態構建,以及“場團合一”的創新運營模式,都是當今大眾(zhong) 熱門觀演的最佳場所和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載體(ti) ,成為(wei) 北京演藝市場中的重要力量。
本次新空間認定,由空間自主申報,西城區演藝新空間產(chan) 業(ye) 推進聯席會(hui) 認定,北京天橋演藝聯盟授牌。首批授牌的演藝新空間,不僅(jin) 為(wei) 大眾(zhong) 提供了豐(feng) 富優(you) 質的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讓更多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生活,同時提升了城市空間的使用效能,在打造文化消費新空間、新業(ye) 態,釋放文化消費新活力方麵,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鼓樓西劇場副總經理李國傑說:“鼓樓西劇場能成為(wei) 西城區首批‘演藝新空間’,是市、區對我們(men) 工作的鼓勵和肯定,我們(men) 為(wei) 此深感榮幸!我們(men) 也將以此為(wei) 起點,創作出更多高水平的文化產(chan) 品,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演出活動,同時會(hui) 繼續深入開展明星公益朗讀會(hui) 、劇本圍讀會(hui) 等助力全民閱讀的公益活動,讓更多觀眾(zhong) 享受到物有所值的文化體(ti) 驗。”。
近年來,北京市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持續擦亮“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高質量推進“演藝之都”建設,演藝市場呈現量質齊增的蓬勃發展態勢,演藝新空間更是成為(wei) 推動北京演出市場的一股創新力量。隨著市委市政府對演藝新空間工作的不斷推進,西城作為(wei) 試點區之一,此次授牌,為(wei) 有效提升西城演藝服務發展能級,推動各類演藝新空間實現市場化運營、創新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據了解,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承載區,西城區演出場所和演藝團隊豐(feng) 富,營業(ye) 性演出場所占全市23%,77家文藝表演團體(ti) 集聚,西城區也是全市唯一擁有區屬專(zhuan) 業(ye) 藝術演出團體(ti) 的區域,其演出票房占全市約40%,演藝市場繁榮發展。今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北京市演藝服務平台首批15家“演藝空間培育項目”中,西城區的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西區劇場、東(dong) 方藝空間、繁星戲劇村、正乙祠戲樓、鼓樓西劇場等6家演出場所入圍,新型演藝空間培育工作已走在全市前列。西城演藝業(ye) 通過演出場景、劇目製作、表演形式、觀演關(guan) 係、演出體(ti) 驗、空間內(nei) 容、消費業(ye) 態等方麵的融合創新與(yu) 多元發展,不斷推動區域演藝“資源”與(yu) “新空間”雙向賦能。
西城區文旅局局長靳真表示,西城區將不斷加大演藝新空間培育力度,持續完善演藝新空間服務機製,研究探索相關(guan) 扶持政策,與(yu) “西城區文化藝術創作扶持專(zhuan) 項資金”和“文化產(chan) 業(ye) 十條”等集成政策服務包,落地更多演藝新空間,吸引更多優(you) 質演藝企業(ye) 入駐,依托轄區豐(feng) 富的文化旅遊資源,立足新空間、新體(ti) 驗,高起點、高標準打造富有西城文化特色、展示西城人文氣質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演藝空間。
未來,西城區將持續發揮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資源優(you) 勢, 不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wei) 助力形成“大戲看北京”的濃厚藝術氣息和文化氛圍,落實北京“演藝之都”建設貢獻西城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