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如何鞏固增強工業(ye) 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法規司司長黎烈軍(jun) 、科技司司長謝少鋒、中小企業(ye) 局局長梁誌峰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穩住工業(ye) 基本盤,培育新興(xing) 增長點
記者:2023年,工業(ye) 經濟運行總體(ti) 穩步回升,下一步如何鞏固增強工業(ye) 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陶青:2023年以來,工業(ye) 經濟在波動運行中總體(ti) 呈現穩步恢複、回升向好勢頭,企穩回升的態勢增強、政策發力顯效、基礎不斷鞏固、動能持續提升。前11個(ge) 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3%,增速較2022年全年加快0.7個(ge) 百分點,8月份以來增速逐月加快。工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高位增長,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連續數月當月實現正增長。造船業(ye) 三大指標均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增強。
下一步,我們(men) 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牢牢把握實現新型工業(ye) 化這一關(guan) 鍵任務,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不斷擴大需求、堅持助企紓困,穩住工業(ye) 基本盤,培育新興(xing) 增長點,鞏固增強工業(ye) 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一是進一步發揮政策效能。落實落細黨(dang) 中央、國務院穩增長政策“組合拳”,深入實施好十大重點行業(ye) 穩增長工作方案;指導各地區因地製宜發揮各自優(you) 勢,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支持工業(ye) 大省繼續“挑大梁”,切實穩住重點行業(ye) 、地區。
二是進一步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規模化應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進一步擴大有效需求。推動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同發力。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chan) 品等大宗消費,發掘培育智能家居、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支持企業(ye) 開展技術改造升級,擴大製造業(ye) 有效投資。打造更多“新三樣”出口優(you) 勢產(chan) 品,鞏固出口份額。
四是進一步幫助企業(ye) 固本培元。持續開展降本減負,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完善與(yu) 製造業(ye) 企業(ye) 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振企業(ye) 發展信心和動力。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采取哪些措施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黎烈軍(jun)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要在“五個(ge) 著力”上狠下功夫——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著力推進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著力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著力推動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著力激發企業(ye) 動力活力。
提升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方麵,一是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和項目,推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標準研製和中試平台一體(ti) 化布局;二是構建製造業(ye) 創新平台網絡,增強共性技術供給能力;三是推動國家高新區優(you) 化布局、功能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四是持續提升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方麵,主要是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推動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改造升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鞏固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
推動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方麵,重點是: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ye) 化,加快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深化工業(ye) 互聯網創新應用,加強5G、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數智技術驅動作用。
記者: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部門,在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上有什麽(me) 考慮和舉(ju) 措?
謝少鋒:從(cong) 思路上看,要前瞻性謀劃、係統性布局、整體(ti) 性推進,超前謀劃部署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科技發展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加強全產(chan) 業(ye) 鏈謀劃和中長期係統布局,一體(ti) 化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技術攻關(guan) 突破、成果迭代應用、標準規則製定、產(chan) 業(ye) 生態培育,提升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整體(ti) 效能。
任務主要包括:完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體(ti) 係,支撐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推廣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人工智能賦能全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和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優(you) 化完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網絡,持續打造以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為(wei) 關(guan) 鍵節點的產(chan) 業(ye) 創新網絡,培育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示範區和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建設先進中試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推進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打造火炬品牌升級版,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ye) 。
穩預期、強信心,支持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
記者: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如何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
梁誌峰: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到“專(zhuan) 精特新”,層層遞進,逐步深入,體(ti) 現出黨(dang) 中央對中小企業(ye) 的關(guan) 心和高度重視,也體(ti) 現出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支持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的決(jue) 心。
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關(guan) 鍵在服務,核心在培育。下一步,我們(men) 將始終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堅持管理和服務並重、幫扶和發展並舉(ju) ,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體(ti) 係、梯度培育體(ti) 係、優(you) 質高效服務體(ti) 係,持續深化專(zhuan) 精特新理念,穩定中小企業(ye) 發展預期和信心,支持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體(ti) 係,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快出台促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在科技創新、產(chan) 融合作、企業(ye) 服務、數字化轉型、國際合作等方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wei) 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提供更多資源支持。
二是健全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培育舉(ju) 措。聯合財政部做好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在2023年城市試點基礎之上,新遴選一批試點城市,以細分行業(ye) 為(wei) 切入點,以應用場景為(wei) 突破口,以生產(chan) 製造環節為(wei) 重點,確保試點試出成效。開展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攜手行動”,持續推進“數字化賦能、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ye) 專(zhuan) 項行動。繼續培育一批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著力發揮集群在資源對接、要素整合、協同創新、管理服務等方麵的優(you) 勢,提升中小企業(ye) 競爭(zheng) 力。
三是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質效。健全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體(ti) 係,推動更多優(you) 質服務直達中小企業(ye) 。大力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ye) 融資促進行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開展“千帆百舸”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上市培育工作,提升中小企業(ye) 融資便利度和可得性。推進中外中小企業(ye) 合作區建設,探索構建中小企業(ye) 海外服務體(ti) 係,支持中小企業(ye) 走出去。
四是深化專(zhuan) 精特新理念。辦好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大會(hui) ,搭建成果展示、理論研討、交流借鑒、共同提高的平台。持續加大宣傳(chuan) 力度,梳理典型案例,加強路徑指引,做好培訓工作,講好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成長故事,引導更多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成為(wei)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中堅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3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