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各地如何保障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年關(guan) 將至,受災群眾(zhong) 能否穿暖住好成為(wei) 全社會(hui) 的關(guan) 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時強調,“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災區各級黨(dang) 組織要把主題教育與(yu) 災後恢複重建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用恢複重建成果和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來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
2023年以來,多地受災群眾(zhong)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反映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成為(wei) 當地開展災後重建的重要線索。近日,人民網記者前往河北涿州、吉林舒蘭(lan) 、黑龍江海林、湖北十堰、廣東(dong) 茂南、青海海東(dong) 等地深入調研,走進受災群眾(zhong) 家中,了解當地群眾(zhong) 的過冬情況。
河北涿州——
維修供暖設備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我是河北涿州的災民,房子因災情受損被評估為(wei) D級,需要拆了重蓋,我沒有重新蓋房的錢,希望政府幫助解決(jue) 居住問題。”去年9月,河北涿州的王女士在“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自己麵臨(lin) 的住房問題。12月26日,人民網記者對王女士進行回訪,她告訴記者:“當地政府正在幫助重建房屋,拉來了3噸鋼筋,還有水泥和沙子,等明年開春房子就能建好。他們(men) 還給我介紹了政府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房子建好前可以申請入住。”
在走訪時,記者了解到,對於(yu) 尚未完成房屋重建的受災戶,河北涿州還采取了投親(qin) 靠友、租房、政府安置等方式,確保受災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在涿州市中心敬老院,60歲的老人張學敬正在棋牌室跟新認識的朋友下象棋。“我家房子的地基已經建成了。冬天在敬老院住,挺好的,飯菜也可口,還有這麽(me) 多老夥(huo) 計一起。”
涿州市桃園街道行政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楊蕊介紹,入冬前民政局和鄉(xiang) 鎮工作人員逐一入戶走訪,對村民家中的取暖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並動員特困供養(yang) 對象入住敬老院,保障受災群眾(zhong) 溫暖過冬。“張學敬家的房子因夏季的暴雨災害被評為(wei) D級危房,民政局和鄉(xiang) 鎮工作人員主動為(wei) 其辦理了入住公辦敬老院的手續,目前老人在敬老院住得很安心。”
在涿州市東(dong) 城坊鎮寧村村民方士華家中,新房子剛剛建成封頂。方士華是五保戶,洪水退去後,他的住房被評為(wei) D級危房。村支書(shu) 張賀介紹,方士華不想入住公辦敬老院,出於(yu) 安全考慮,和老人的侄子溝通後,老人先搬進侄子的家中居住。“我們(men) 聯係施工隊幫助他建新房。為(wei) 了讓老人溫暖過冬,還為(wei) 他申請了電暖器。”張賀邊說邊清掃著院子裏的積雪。
東(dong) 城坊鎮黨(dang) 建辦主任張清瑄介紹,入冬前,東(dong) 城坊鎮對困難群體(ti) 進行逐一梳理,建立分包台賬,各級包聯幹部逐戶走訪,現場查看取暖設備,發現問題及時聯係維修隊上門維修,對極個(ge) 別缺少取暖設備的困難戶及時發放電暖器,保障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截至目前,涿州市已為(wei) 所有受災的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家庭每戶發放溫暖過冬補貼1000元,共計87.4萬(wan) 元;為(wei) 每名特困供養(yang) 人員發放福彩暖冬救助金1000元,共計30.5萬(wan) 元;為(wei) 困難群體(ti) 發放棉被11138條,取暖設備381台,解決(jue) 了困難群體(ti) 的冬季取暖問題,確保群眾(zhong) 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吉林舒蘭(lan) ——
房屋修繕加固重建 村民搬新居
“我是吉林省舒蘭(lan) 市七裏鄉(xiang) 楊家村村民,洪水過後道路一走車就出坑,希望有關(guan) 部門把路修複成原來狀況。”
“經調查核實,受此次洪澇災害影響,七裏鄉(xiang) 楊家村村路受到一定程度損壞。為(wei) 確保群眾(zhong) 出行暢通,七裏鄉(xiang) 政府先後兩(liang) 次對該段道路進行臨(lin) 時性沙石鋪墊,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同時,已將該路段列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設計測量工作已完成,施工隊已於(yu) 9月9日進場施工。”
去年8月,受台風“杜蘇芮”影響,吉林省舒蘭(lan) 市遭受洪災,多名當地群眾(zhong) 在“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災後道路、房屋受損問題。收到群眾(zhong) 留言後,舒蘭(lan) 市各級黨(dang) 委、政府迅速開展災後恢複重建民生問題調研活動,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幹部采取入戶走訪、電話問詢等方式做好跟蹤對接,摸排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除了留言所述地區外,舒蘭(lan) 市其他鄉(xiang) 村的災後重建情況如何?帶著這樣的疑問,人民網記者來到舒蘭(lan) 市開原鎮新開村進行調研。
新開村是舒蘭(lan) 市洪災後唯一整體(ti) 搬遷的村莊。因毗鄰河道,地勢較低,新開村原址受災嚴(yan) 重,鎮上充分征求村民意願後,決(jue) 定在地勢平坦、地質條件穩定、距原址直線距離約200米的新開屯南崗異址重建。
“著急搬家的或者原房屋無法居住的,會(hui) 選擇早一些搬進來。目前統計第二批23戶村民大概在近期住進去。”災後新開村實現整體(ti) 搬遷,為(wei) 了讓群眾(zhong) 溫暖過冬,到村民家入戶走訪是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新開村異址重建項目部負責人譚宏鵬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
“新建的房屋裏除了常規的火爐取暖方式外,還新增設了電取暖。”譚宏鵬向記者介紹,“災後我們(men) 還給村民送去了衣服、棉被等物資。進入冬天後,我們(men) 又為(wei) 有需要的村民送去了被褥等生活用品。”
“我70歲了,哪能想到有一天還能住上80平方米的新房子。屋子裏窗戶透亮,太陽一出來,滿屋子都是陽光,再加上屋裏新裝的電熱,冬天可暖和了。”說起受災後搬遷的事,王大娘激動不已:“領導三天兩(liang) 頭就到家裏來,問我們(men) 缺啥不?需要啥幫助不?家裏大到衣櫃、沙發、電視,小到鍋碗瓢盆、米麵糧油,全給備好了。我們(men) 真是啥都不缺。我這現在就跟住樓房一樣,上廁所也不用去屋外,可享福了。”
黑龍江海林——
“一戶一策”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
走進黑龍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鮮族鎮山咀子村受災戶許全美家中,一股撲麵而來的暖意瞬間衝(chong) 淡了冬日的寒冷。許大姐拉著記者的手就往炕上讓:“這大冷天的,快坐到炕上暖和暖和,新盤的炕可帶勁了。”去年8月,許全美的房子被洪水侵襲,臥室火炕被衝(chong) 塌。工作組走訪發現後,了解她家需求並進行修繕,驗收後,許大姐及時搬回家中。
去年夏天,海林市大部分地區遭遇曆史罕見的大暴雨襲擊。海林市長汀鎮是此次受災比較嚴(yan) 重的鎮之一,海林市長汀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劉磊在對172戶受災戶的4輪走訪中發現,加快推進受損房屋加固重建的最大問題就是村民不理解政策和不懂維修技術。不理解政策好解決(jue) ,他和受災戶“泡”在一起反複講,請鄰居幫著說;可技術問題怎麽(me) 解決(jue) ?劉磊反複琢磨,采取“專(zhuan) 家講”模式,溝通省、市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士,現場給村民講解房子怎麽(me) 修、修哪裏、修後效果,終於(yu) 打消了受災戶的顧慮。
海林市把災後重建作為(wei) 主題教育的實踐考場,全市黨(dang) 員、幹部紮實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和工作製度,開展逐村逐戶核查走訪,製定“一戶一策”方案、建立相關(guan) 台賬,解決(jue) 實際問題。為(wei) 有序有力做好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海林市組建14個(ge) 救災重點村工作組,深入受災村屯全麵開展災情核查,各鎮也成立工作組同步開展相應工作。“鎮黨(dang) 委結合主題教育整體(ti) 要求,15名科級幹部全部下沉開展調研,同時組織黨(dang) 員、幹部開展黨(dang) 員服務群眾(zhong) 活動,廣泛開展結對幫扶,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好事,10月末所有新建房屋均已竣工,現在長汀鎮所有受災群眾(zhong) 都有溫暖的房屋居住了。”劉磊說。
湖北十堰——
積極籌措資金 發放過冬物資
“有新房住,有新衣穿,這下可以安心地過冬啦!”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因暴雨災害倒房重建的26戶群眾(zhong) 喜上眉梢,不僅(jin) 順利住進了新房,還從(cong) 當地應急管理局幹部手中收到了冬衣、冬被等過冬物資。
十堰市應急管理局減災救災保障科、應急物資儲(chu) 備中心負責人介紹,近日,十堰市應急管理局搶抓時機,趕在強冷空氣來臨(lin) 前,完成省廳冬春救助物資發放1.8萬(wan) 件(套)。截至目前,2023年因災倒房核定重建對象共26戶,核定修繕對象55戶,均已竣工入住,共籌措資金130餘(yu) 萬(wan) 元。
同時,十堰市各縣市區也積極籌措資金122.58萬(wan) 元,購置了5737件(套)冬衣、冬被發放到群眾(zhong) 手中。
“下一步,我們(men) 還會(hui) 組織2023—2024年度冬春生活救助,會(hui) 同市財政局積極爭(zheng) 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加快下撥救助資金和禦寒衣被,做好受災群眾(zhong) 轉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該負責人表示。
廣東(dong) 茂南——
加固河流堤防 確保“全倒戶”在春節前搬進新居
“我來自茂名市茂南區羊角鎮來龍管區白貝嶺村,我們(men) 村出行必須要經過石碑村的一個(ge) 橋,但是暴雨洪水衝(chong) 掉了橋底下的支柱,成為(wei) 了危橋,現在用東(dong) 西攔著不讓村民進出,希望政府幫忙解決(jue) 出行問題。”
去年7月至10月,台風連襲廣東(dong) ,全省防風應急響應最高提升至Ⅰ級。不少群眾(zhong) 在“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部分地區受強降雨影響,引發城鄉(xiang) 積澇、山洪等災害,部分居民房屋、橋梁道路受損。12月8日,廣東(dong) 省召開2023年度汛期防禦工作複盤會(hui) ,要求確保受災“全倒戶”在春節前能搬進新居。近日,人民網記者實地探訪茂名市茂南區袂花鎮,了解受災群眾(zhong) 過冬情況。
“馬上可以住新房子過年,到時候家人們(men) 都能夠聚在一起!”走進袂花鎮宋村,71歲村民吳瑞奇和老伴正在大哥家中看電視,屋子裏擠得滿滿當當。
去年9月,台風“海葵”致粵西地區暴雨不斷,處於(yu) 低窪地帶的袂花鎮積水深達一米,街道內(nei) 澇、河堤管湧,吳瑞奇居住了幾十年的瓦房被洪水衝(chong) 垮。房屋倒塌後,鎮政府、村委會(hui) 聯合吳瑞奇的家屬積極溝通,籌措資金蓋新房,同時解決(jue) 好臨(lin) 時住宿、吃飯問題。目前,吳瑞奇和老伴的新房正在原址重建,第二層已經封頂,一層已安裝好門窗並通水、電。
“茂南區正在開展水毀工程修複、東(dong) 江口水閘重建工程、烏(wu) 石水閘重建工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茂南區水係連通及水美鄉(xiang) 村建設縣項目等,通過實施上述水利工程,對河流堤防進行達標加固,完善防洪減災體(ti) 係。”茂南區水務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肖國亮說。
青海海東(dong) ——
積極開展抗震救災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地震時我剛關(guan) 燈準備睡覺,情急之下從(cong) 窗戶翻了出去,看見泥漿從(cong) 地上噴出來,抬起頭全是土,連星星也看不到。”回憶起地震時的情形,青海省海東(dong) 市民和縣中川鄉(xiang) 草灘村民祁德錄印象深刻。
2023年12月18日夜,甘肅積石山發生6.2級地震,與(yu) 之臨(lin) 近的青海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平安區、民和縣等地震感強烈。隨後,人民網記者前往本次受災情況較為(wei) 嚴(yan) 重的民和縣中川鄉(xiang) ,探訪震後救援與(yu) 重建情況。
如今,祁德錄一家人都坐在草灘村美一小學安置點的帳篷裏,平安無事。談話間,熱乎噴香的熬飯已經遞到了祁德錄手裏。他說這些天吃的有牛羊肉、有蔬菜水果,有米也有麵,“一開始說實話,是真害怕,現在再不怕了,黨(dang) 和政府還有社會(hui) 上的愛心人士把我們(men) 保障得好著呢!”
“小朋友們(men) ,我們(men) 來給你們(men) 送禮物啦。”帳篷外,傳(chuan) 來柔和的女聲——海東(dong) 市消防救援支隊的隊員們(men) 帶著專(zhuan) 門為(wei) 受災的小朋友們(men) 準備的棉帽、手套、襪子等禦寒物品前來看望他們(men) 。記者了解到,地震發生後,青海省海東(dong) 市公安、應急、消防、地震、衛生、交通等部門力量迅速集結,趕赴受災地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應急管理部門及時向災區調撥救災物資,包括棉被褥6200套、煤氣爐150台、棉大衣7000件、行軍(jun) 床5450張、棉帳篷1800頂、發電機10台、照明設施20台,集中安置3縣受災群眾(zhong) 6498人,分散安置15450人。
受災群眾(zhong) 能否溫暖過冬,是一場關(guan) 乎各地領導幹部民生情懷和執政能力的“年終大考”。年關(guan) 將至,您還有什麽(me) 急難愁盼問題,歡迎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找領導說說。(徐明玥 祝龍超 王海躍 楊雪楠 周恬 王雅蝶 劉沛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