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冬日的內(nei) 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寒風凜冽,但是在庫布其沙漠、毛烏(wu) 素沙地,一群群治沙人,將“冬閑”變“冬忙”,讓冬雪來保墒,繼續奮鬥在防沙治沙一線——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主戰場的主陣地上。
標距測量、劃線栽植、沙障鋪設……隨著一株株長30厘米左右的沙柳鋪設進提前畫好的線上,連綿起伏的沙丘上漸漸出現了縱橫交錯的方格沙障,成為(wei) 防沙固沙的堅實屏障。
杭錦旗獨貴塔拉什拉召治沙站站長賈文義(yi) 說:“2023年杭錦旗全麵打響了黃河‘幾字彎’荒漠化綜合防治庫布其沙漠治理攻堅戰,現在已經做了前期沙障的栽植,接下來要進行楊柴、花棒、沙柳等植物的種植,還要達到很高的成活率,保護母親(qin) 河,改善當地農(nong) 牧民的居住環境。”
相隔200多公裏外的毛烏(wu) 素沙地腹地,烏(wu) 審旗5萬(wan) 畝(mu) 工程固沙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沙柳切割、運輸和沙障鋪設同步進行。“我們(men) 已經完成了2.2萬(wan) 畝(mu) 的工程固沙和沙障的鋪設,接下來將進行人工造林1.38萬(wan) 畝(mu) 。”烏(wu) 審旗林業(ye) 和草原局綜合業(ye) 務辦主任霍飛鵬表示。
作為(wei) 內(nei) 蒙古荒漠化防治的主戰場之一,鄂爾多斯一直牢記“國之大者”,堅決(jue) 扛起防沙治沙重任。2023年7月,全麵治理庫布其沙漠、殲滅毛烏(wu) 素沙地工程啟動,鄂爾多斯市委書(shu) 記、市長親(qin) 自督戰,各旗區迅速響應、周密安排,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取得日均治沙1萬(wan) 畝(mu) 的驕人成績。
閆偉(wei) ,1979年生人,是這次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治理庫布其沙漠的總設計師。“我們(men) 團隊充分考慮各種因素,設計出攻堅圖,大家雖然很累,但是看著成果,都很興(xing) 奮,這是年輕團隊第一次獨立擔此重任,這個(ge) 設計受到市委和上級林草部門的充分肯定。”說起這張攻堅圖,閆偉(wei) 的話就收不住了。從(cong) 開始工作,閆偉(wei) 一直在工程管理單位一線,十幾年間,走遍了庫布其沙漠所有可以治理的地方。“我跟著‘老林業(ye) ’一起工作過,知道了什麽(me) 是艱苦奮鬥,什麽(me) 是無私奉獻,雖然現在的條件好了,但是這種精神我們(men) 要更好傳(chuan) 承,因為(wei) 林草無易事。”
設計好了,需要的是實施,科技的加入是攻堅戰的一大亮點。
白旭東(dong) 是90後。他打開無人機頂端的白色料口,倒入飛播樹種,接著關(guan) 閉料口。做這些動作時,白旭冬幾乎是一氣嗬成。5秒鍾後,他開始擺弄手中的遙控器,“嗚—嗚—嗚”,重約25公斤的無人機隨即盤旋在庫布其沙漠上空。在白旭冬的引領下,另外9台無人機依次啟動,這些一字排開的無人機十分壯觀。這就是造林現場的高科技場景——無人機造林。這個(ge) 遙控器可不好操作,沒有幾年的硬功底是不行的。白旭東(dong) 坦言,“看見成活的沙柳,心裏的成就感還是很強的,我們(men) 90後是能幹出成績的。”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鄂爾多斯在精心組織實施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等國家生態重點工程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地方投入,啟動實施“十大孔兌(dui) (蒙語:季節性河流)”綜合治理等地方生態建設重點工程。與(yu) 此同時,通過強化政策引導,推行“以工代賑”“誰造誰有”“以補代造”“以獎代投”等激勵約束機製,建立生態治理獎補機製,深化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引導社會(hui) 力量進入防沙治沙領域,促進了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chan) 要素向沙漠治理開發集聚,治理速度以1年超過以往10年的步伐快速推進,創造的防沙治沙“庫布其模式”廣受稱讚。
如今,鄂爾多斯定下又一個(ge) 清晰的目標:到2030年庫布其沙漠治理率達70%以上,到2030年毛烏(wu) 素沙地實現可治理沙化土地全麵治理,為(wei) 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鄂爾多斯貢獻。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1月04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