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 對小學教師配備提標升級
近日,浙江省教育廳等多部門發布文件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文件內(nei) 容涉及中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教學評價(jia) 改革、專(zhuan) 業(ye) 教師培養(yang) 等方麵。文件明確,浙江將逐步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理工類碩士學位科學教師。
每校至少1名 提高小學科學教師配備標準
文件根據《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結合浙江實際,推出多項實施意見——
推進科學課程體(ti) 係化。堅持綜合科學課程改革,全麵落實義(yi) 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與(yu) 高中相關(guan) 學科(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國家課程標準相匹配,整體(ti) 構建大中小學一體(ti) 發展的“1+N”科學教育課程體(ti) 係,“1”指麵向中小學生的國家必修課程,“N”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含拓展性課程)、社團活動、課後服務和課外實踐等,強化學段有機銜接,大力培養(yang) 中小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ang) 。挖掘具有浙江特色的科技資源,探索編製人工智能、工程啟蒙等地方課程標準,引導和鼓勵更多的學校製定實施跨學科、項目化的科學教育校本課程。
全麵強化實驗教學。研究出台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實施意見,落實科學及相關(guan) 學科教學裝備、實驗器材配置標準,加強中小學實驗員、各級教研部門科學教研員配備。鼓勵各地各校將實驗操作測評納入學科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
深化教學評價(jia) 改革。推進中高考改革,完善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堅持素養(yang) 立意,完善試題形式,提高中小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能力和綜合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
加強專(zhuan) 業(ye) 教師培養(yang) 。增加並建強一批培養(yang) 中小學科學教師的師範類專(zhuan) 業(ye) ,強化實驗教學能力。結合師範生公費教育、“優(you) 師計劃”、“特崗計劃”等,鼓勵各地定向補充小學科學專(zhuan) 職教師,落實小學科學教師崗位編製,逐步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科學教師。
從(cong) 知識到思維與(yu) 能力 科學教育麵臨(lin) 哪些挑戰
截至目前,鮮有小學科目對教師學曆提出明確要求。看到這份新文件後,不少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這對科學教育是個(ge) 極大利好。教育部基礎教育科學教學指導專(zhuan) 委會(hui) 主任委員鄭永和,曾在2023年全國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發展分論壇上表示:“要保障優(you) 質科學教師供給,不僅(jin) 要培養(yang) 科學教育碩士研究生,還要鼓勵支持理工科背景的碩士生從(cong) 事科學教育,實現‘兩(liang) 條腿’走路。”
以核心素養(yang) 為(wei) 導向,關(guan) 注學生科學思維,在新課標的科學教育中也明確提到這一點。多年從(cong) 事校外科技教育的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部負責人何振宇認為(wei) ,對科學教師學曆提出要求,說明這一政策抓住了科學教育改革中的核心要素。提升教師水平,改變學校教育,是當下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一環,“科學教育不再是教知識,而是朝著教授科學的思維方法、探究能力的方向在改變,這對老師的專(zhuan) 業(ye) 能力提出挑戰。”何振宇舉(ju) 例說,三年前他招聘了一位浙大科普教育碩士研究生,專(zhuan) 業(ye) 的科學教育得到了更有力支撐,當年活動中心成功開設了天文課,“在科普教育領域邁出了一大步”。
浙江省特級教師劉晉斌也表示,新政策對未來科學教育影響深遠,可以彌補當前校內(nei) 科學教師專(zhuan) 業(ye) 性不足的缺陷:“與(yu) 其他學科比,科學教育更需要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思維,有理工科碩士的學習(xi) 經曆,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將理論轉化為(wei) 實踐,再從(cong) 實踐中理解和學習(xi) 科學。”
在研究Stem(一種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融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教育模式)教學時,劉晉斌曾接觸過多位浙大、杭師大、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畢業(ye) 生教師,他明顯感覺到,因視野、觀念、思維方式等有差異,不同學曆的教師在科學教育教學中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
招引高學曆科學教師 杭州有多所學校走在了前麵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盡管義(yi) 務教育段的科學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提升科學教師學曆、重視科學教育,這是解好這道“題”非常重要的一步。
采訪中,杭州不少校長也對教師學曆要求這一點拍手稱讚,有的學校近幾年已經嚐試招聘和引進高學曆科學老師。
江南實驗學校校長金曉東(dong) 說,目前江南實驗小學段科學老師的平均學曆是本科,其中有兩(liang) 位是碩士研究生。行知小學校長樓葉通告訴記者,學校已經意識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目前至少有三位科學老師擁有研究生學曆。樓葉通說:“其實早在幾年前,我們(men) 就有這個(ge) 需求,所以有意招聘了高學曆科學老師。實踐證明,教學中這些老師對小學生科學素養(yang) 的培養(yang) 、融合以及開發,特別是在跨學科教育方麵確實做得更好。”
科學老師李婷婷目前任教行知第二小學五年級,在哈爾濱師範大學讀完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本科後,她繼續攻讀並獲得了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科學與(yu) 技術教育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研究生階段,她跟著導師研習(xi) 了許多專(zhuan) 業(ye) 領域書(shu) 籍,比如現在常常提到的跨學科、大概念等理論,當時她就有接觸和研究,“現在自己再次理解和實踐這些概念時,就相對比較容易了。比如,每個(ge) 階段給學生做一次大概念整體(ti) 梳理,既加強學生理解又幫助學生記憶,效果非常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