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鄂爾多斯市攔沙換水試點工程開創全國水權置換先例

發布時間:2024-01-08 11:02: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記者從(cong) 自治區水利廳獲悉,近日,黃河上中遊管理局核驗通過鄂爾多斯攔沙換水試點工程,配置水指標2800萬(wan) 立方米,開創全國水權置換先例。

  鄂爾多斯市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清潔能源輸出主力基地,也是資源性、工程性和結構性缺水並存的地區。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嚴(yan) 重製約了當地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鄂爾多斯市位於(yu) 黃河中遊粗泥沙集中來源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問題十分突出。2008年,鄂爾多斯市與(yu) 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座談時提出了水土保持“水沙置換”(現稱“攔沙換水”)的思路和構想,即由政府引導、企業(ye) 投資,通過在“十大孔兌(dui) ”實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主要是攔沙壩工程,攔洪滯沙,減少入黃泥沙,從(cong) 而置換出部分黃河輸沙用水量,換取黃河用水指標,以增強鄂爾多斯市工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用水供水能力,為(wei) 區域經濟和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2018年,鄂爾多斯市攔沙換水試點工程獲得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批複。

  2019年,該工程由鄂爾多斯市發改委立項,2020年全麵開工建設,2023年11月完成建設並通過竣工驗收。工程總投資6.15億(yi) 元,建設151座攔沙壩,其中新建140座,配套加固11座,在黑賴溝中遊達拉特旗夥(huo) 房圪台建設1處引洪滯沙工程及水土保持監測與(yu) 預警係統。“攔沙換水”是一種新型的國家生態補償(chang) 模式水資源配置方法,此舉(ju) 既可通過攔沙壩工程有效攔截入黃泥沙,減少河道淤積,提高黃河內(nei) 蒙古河段的防洪防淩能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又有利於(yu) 水資源的節約利用,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記者 張慧玲)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