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漢五大優勢產業產值預計突破1.6萬億元
2023年來,武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鬥等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數據顯示,2023年武漢市GDP呈現逐季攀升態勢,一季度增長4.5%,上半年增長5%,前三季度增長5.5%。武漢推動產(chan) 業(ye) 集中高質量發展,全年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預計突破1.6萬(wan) 億(yi) 元。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guan) 全球首款首創密集上新
一個(ge) 月前,全球首款65英寸8K印刷OLED曲麵顯示屏在漢首發。2023TCL華星全球顯示生態大會(hui) 上,多款來自武漢的全球首款新品又一次讓城市“屏實力”出圈。“這些成果都是從(cong) 武漢華星光電最新產(chan) 線上研發下線的。”TCL科技高級副總裁、TCL華星首席執行官趙軍(jun) 介紹稱。
“我們(men) 研製出的1.6T高速光模塊,滿足數據傳(chuan) 輸低能耗訴求,可實現10千米傳(chuan) 輸鏈路預算。”光迅科技副總經理卜勤練說,2022年公司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位列第四。
持續鞏固提升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獨樹一幟”的優(you) 勢,武漢正加快將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產(chan) 品打造成全球“銷量冠軍(jun) ”。
三個(ge) 月前,武重集團牽頭研製的“大型複雜薄壁回轉構件的高精銑車複合加工技術及裝備”項目,獲評2023年度“機械工業(ye) 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成功研製出我國首台高精度五軸立式銑車複合柔性加工中心,徹底改變了我國艦船燃氣輪機機匣等大型複雜薄壁回轉構件加工裝備受製於(yu) 人的局麵。
長飛光纖、烽火通信等企業(ye) 承擔省“尖刀”技術攻關(guan) 工程項目;芯擎科技量產(chan) 國內(nei) 首款7納米高算力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已規模化交付(或適配)包括吉利、一汽等整車廠在內(nei) 的數十款車型;華工科技研發出我國首台核心部件100%國產(chan) 化的高端晶圓激光切割設備;海特生物研發的全球首創新藥沙艾特,為(wei) 治療複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提供了全新治療手段……一年來,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進一步加強核心技術攻關(guan)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創新平台建設快馬加鞭 硬核科研成果從(cong) 書(shu) 架跑向貨架
一塊又一塊集成電路板在“冰櫃”和“火爐”之間來回“煎熬”,經曆著不同溫度下的嚴(yan) 苛篩選。
半年前,湖北省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通過驗收,成為(wei) 全國首家省級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目前,全國集成電路測試係統計量服務近七成由該中心提供,不僅(jin) 助力武漢打造萬(wan) 億(yi) 級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同時支撐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光穀實驗室、江城實驗室、珞珈實驗室、九峰山實驗室等4家光電子領域湖北實驗室跑出一批國內(nei) 首創或國際先進的重大科技成果。
據悉,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三大中試平台、國家光電子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等創新平台正加快建設,助力耐高溫抗輻照特種光纖、新型柔性AMOLED微透鏡陣列、5G+工業(ye) 互聯網設備等市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加速實現成果轉化。
七個(ge) 月前,類器官芯片研發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大橡科技落戶光穀。“兩(liang) 年多前,我們(men) 就與(yu) 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chuan) 資源庫建立了戰略合作。”大橡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周宇認為(wei) ,正是武漢樣本庫這樣的創新平台“照亮”了企業(ye) 的研發之路。
眼下,搶占空天科技“製高點”的珞珈實驗室,正積極組建北鬥導航定位研究、智能遙感應用研究和時空信息服務等研究中心;六個(ge) 月前,立得空間獲批2023年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在北鬥領域實現我省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零的突破。
如今,一輛輛“蘿卜快跑”無人駕駛汽車早已跑遍武漢的大街小巷。據悉,截至2023年底,累計開放道路裏程數和開放區域數在全國首批雙智試點城市中均位居第一;同時,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在全國位居前列。
一年來,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快馬加鞭”地建設,一項項“硬核”科研成果從(cong) “書(shu) 架”跑向“貨架”。
重大項目密集落戶武漢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拔節生長
深入推進產(chan) 業(ye) 招商引資,武漢持續為(wei) 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
四個(ge) 月前,武漢新城中軸線十大重大項目之一,總投資50億(yi) 元的華工科技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研創園項目舉(ju) 行簽約儀(yi) 式,將主要圍繞矽光模塊、下一代光模塊、車載超級網關(guan) 和移動式儲(chu) 能等產(chan) 品開展研發生產(chan) 。
奕斯偉(wei) 大矽片項目、楚興(xing) 信息產(chan) 業(ye) 園二期、楚興(xing) 配套彩膜項目、武漢昆芯芯光智穀半導體(ti) 及5G應用產(chan) 業(ye) 項目、武漢高科封測平台……一年來,一批50億(yi) 元以上重點項目“落子”武漢。
數據顯示,2023年,武漢市光電子信息領域簽約億(yi) 元以上項目45個(ge) ,總金額約1100億(yi) 元。
一年前,集度武漢總部落戶光穀;8個(ge) 月後,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創新平台華中研發中心落子車穀。記者從(cong) 市經信局了解到,包括集度武漢總部、巨灣技研和T3出行在內(nei) ,2023年,全市簽約引進3個(ge) 100億(yi) 元以上汽車產(chan) 業(ye) 項目,億(yi) 元以上的項目共有28個(ge) 。
走進中創新航武漢基地的智能工廠,記者看到多款工業(ye) 機器人忙碌的身影。中創新航副總經理孫敬介紹,中創新航武漢基地總投資將達220億(yi) 元,致力於(yu) 打造年產(chan) 能50千兆瓦時的智能化新能源電池工廠,“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
最新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版圖上,武漢再添103家。
一年來,武漢持續大力支持培育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鬥等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特新、規上工業(ye) 企業(ye) ,龍頭企業(ye) “拔節生長”。
市經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搶抓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機遇,錨定建設製造強國高地和打造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目標,突破性發展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進一步推動產(chan) 業(ye) 集中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武漢更多產(chan) 業(ye) 轉型“闖關(guan) ”。(朱佳琦、武經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