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裏程達4.5萬公裏(經濟新方位)
成自宜高鐵通車,與(yu) 成貴高鐵四川成都至樂(le) 山至宜賓段組成高鐵環線,成都都市圈與(yu) 川南城市群快速連接;
杭昌高鐵全線貫通運營,串起浙皖贛三省眾(zhong) 多名城、名鎮、名湖、名山,形成黃金高鐵旅遊線;
汕汕高鐵廣東(dong) 汕頭南至汕尾段開通運營,東(dong) 南沿海高鐵通道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
1月9日,記者從(cong) 國鐵集團獲悉:2023年,我國鐵路累計投產(chan) 新線3637公裏,其中高鐵2776公裏;34個(ge) 項目建成投產(chan) 、102座客站投入運營;老少邊和脫貧地區完成鐵路基建投資4076億(yi) 元,22個(ge) 縣結束不通鐵路的曆史。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運營裏程達15.9萬(wan) 公裏,高鐵裏程達4.5萬(wan) 公裏。
“八縱八橫”主通道已建成投產(chan) 約80%
2016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構築“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設計總規模約4.5萬(wan) 公裏。截至2023年底,“八縱八橫”主通道已建成投產(chan) 3.64萬(wan) 公裏,占比約80%;開工在建0.67萬(wan) 公裏,占比約15%。
“八縱”通道,指的是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蘭(lan) (西)廣通道。
“八橫”通道,指的是綏滿通道、京蘭(lan) 通道、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沿江通道、滬昆通道、廈渝通道、廣昆通道。
“其中,京滬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兩(liang) 縱’,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滬昆通道、廣昆通道‘四橫’已實現貫通。”國鐵集團發展和改革部規劃處副處長鄧立紅介紹,2023年京港(台)通道、沿海通道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以沿海通道為(wei) 例,其北起遼寧大連(丹東(dong) ),南至廣西北海(防城港),連接東(dong) 部沿海地區,貫通京津冀、山東(dong) 半島、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等城市群。
“2023年開通的福廈高鐵、廣汕高鐵、汕汕高鐵都屬於(yu) 沿海通道的一部分,沿海通道建設實現重大突破。”鄧立紅介紹,目前,沿海通道福建漳州至廣東(dong) 汕頭段已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複,僅(jin) 剩滬乍杭、溫福高鐵仍在進行前期工作。2024年,國鐵集團將加快廣東(dong) 深圳至江門、廣西合浦至廣東(dong) 湛江段建設,爭(zheng) 取盡快開工建設漳州至汕頭段。
作為(wei) 國家鐵路網的主通道,“八縱八橫”幹線鐵路經濟帶動作用明顯。
先看京滬通道。京滬高鐵開通前10年,累計運送旅客13.5億(yi) 人次,累計行程超15.8億(yi) 公裏,相當於(yu) 繞赤道近4萬(wan) 圈。2023年上半年,京滬高鐵列車運送旅客249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99.7%。
作為(wei) 當今世界運營時速最快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發車間隔最短隻有4分鍾,帶動沿線地區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動。以這條高鐵為(wei) 依托,沿線崛起24個(ge) 高鐵新城、高鐵新區,已成為(wei) 吸引產(chan) 業(ye) 聚集和促進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布局的重要載體(ti) 。
再看京哈—京港澳通道。以其重要組成部分京廣高鐵為(wei) 例,北京至廣東(dong) 廣州的旅程時間由40多小時壓縮到約7.5個(ge) 小時,實現了京津冀、長江中遊、珠三角城市群的串聯。數據顯示,開通前10年,京廣高鐵累計發送旅客16.9億(yi) 人次,沿線區域發展動力更強,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
2023年新開通沿海通道中的福廈高鐵、廣汕高鐵客流也頗為(wei) 火爆。福廈高鐵日均客流達2.4萬(wan) 人次,高峰可達3.8萬(wan) 人次;廣汕高鐵開通以來,累計開行列車7378趟,運送旅客226.7萬(wan) 人次。
建設工藝、裝備製造等領域均實現突破
萬(wan) 噸級、超長懸臂、異形的轉體(ti) 橋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建設中。
“經過多年摸索積累,我國橋梁轉體(ti) 施工技術已頗為(wei) 成熟,幾乎每月都有大噸位轉體(ti) 橋施工。”中鐵二十四局高級工程師劉亞(ya) 帥介紹。2023年11月中旬,國內(nei) 首座三維不對稱掛籃施工轉體(ti) 橋在安徽合肥實現成功轉體(ti) 。
轉體(ti) 橋,隻是我國鐵路工程科技實力的一個(ge) 縮影。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鐵路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實力水平邁上新台階。
——重大工程彰顯非凡實力。
一座大橋,創造3個(ge) 世界之最。隨著成自宜高鐵開通運營,宜賓臨(lin) 港公鐵兩(liang) 用長江大橋正式投用。這座世界最寬、跨徑最大的公鐵兩(liang) 用鋼箱梁斜拉橋,呈現高鐵、汽車、行人同層通行的壯觀場景。
一座站房,創造4項世界紀錄。38個(ge) 標準籃球場大小、4300噸重的鋼結構如何修建?中國工程師想出了頂推工藝,先在附近空曠位置完成結構件焊接,再整體(ti) 頂推到位。
2023年底,江西廬山站東(dong) 站房高架層鋼結構成功橫跨10條鐵路幹線,一舉(ju) 刷新鋼結構跨線頂推施工寬度、重量、麵積、滑軌數量4項世界紀錄。
跨江河、越湖海、穿峽穀、連群山……2023年中國鐵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批超級工程順利竣工,贏得世界矚目。
——裝備製造實現重大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過去的一年裏,我國鐵路裝備持續創新出彩,助力工程建設更加智能高效。
2023年12月8日,“京濱同心號”盾構機順利始發,負責新建京濱鐵路天津機場1號隧道施工。
“這台盾構機首次將人工智能深度學習(xi) 技術應用於(yu) 泥水大盾構項目,盾構機可自動接收並處理海量數據,實現無人自主巡航掘進。”中鐵四局京濱鐵路二分部項目技術負責人李安說。
2023年12月26日,廣州白雲(yun) 站順利投用。這是我國首個(ge) 大規模運用機器人施工的鐵路工程項目,先後有18種智能機器人參與(yu) 建設。
“太行號”換梁機實現4小時換梁,即換即通車;全球最大直徑盾構機主軸承順利下線,國產(chan) 高端地下掘進裝備從(cong) 此有了全係列具備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中國心”……2023年,技術創新與(yu) 廣闊的交通應用場景交匯融合,推動我國鐵路裝備製造水平顯著提升。
——運輸裝備迎來新的升級。
2023年6月28日,搭載CR450新技術部件的試驗列車在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跑出了單列時速453公裏、相對交會(hui) 時速891公裏運行的新紀錄,標誌著CR450動車組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
作為(wei) 新一代動車組,CR450動車組力爭(zheng) 實現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智能,繼續鞏固和擴大中國高鐵世界領跑優(you) 勢。今年,CR450動車組有望完成樣車製造並開展型式試驗。
2024年計劃投產(chan) 新線1000公裏以上
“2024年,國鐵集團將高質量推進鐵路規劃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鐵路基礎設施體(ti) 係,計劃投產(chan) 新線1000公裏以上。”國鐵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一方麵,以國家102項重大工程中的鐵路項目為(wei) 重點,統籌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另一方麵,抓好聯網、補網、強鏈工程,集中實施一批“短平快”項目。
有序推進在建項目。鐵路工程投資大、周期長、輻射廣。國鐵集團將做好渝萬(wan) 、武宜、成渝中線等110多個(ge) 在建續建項目建設工作,確保完成年度投資投產(chan) 任務和實物工作量。2024年,上海至江蘇蘇州至浙江湖州高鐵、浙江杭州至義(yi) 烏(wu) 至溫州高鐵等工程有望建成投產(chan) 。
推動項目盡早開工。2023年12月以來,貴州黃桶至廣西百色鐵路、湖南邵陽至永州高速鐵路、山東(dong) 濰坊至江蘇宿遷高速鐵路、滬渝蓉沿江高鐵合肥至湖北武漢段等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歲末年初,大江南北,鐵路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在西部地區,重慶有6條高鐵線正在同步施工,4.3萬(wan) 人堅守崗位、持續奮戰。成渝中線、渝昆、西渝、成達萬(wan) 、渝湘、新渝萬(wan) 高鐵建設穩步推進。
在黃浦江畔,1月3日,東(dong) 方樞紐上海東(dong) 站的工地上,樁基林立、車輛穿梭,2700多名建設者幹勁十足,力爭(zheng) 月底完成站場區地下土建樁基全部施工任務。
中鐵二十四局上海東(dong) 站項目經理向科告訴記者,自2023年開工以來,這一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正持續從(cong) 藍圖變實景。未來,上海東(dong) 站將集國鐵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及機場捷運等交通功能於(yu) 一體(ti) ,實現便捷換乘。
國鐵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國鐵集團將高質量推進鐵路規劃建設,確保全麵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