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婺城完成459個老舊小區改造
連日來天氣晴好,家住金華市婺城區新獅街道麗(li) 澤花園一期的張彩嬌都會(hui) 帶著孫子到小區的兒(er) 童遊樂(le) 場玩耍,說起小區以前的樣子,她感慨現在變化真大。
“以前,我們(men) 小區沒有一個(ge) 可以讓孩子玩耍的地方。一到下雨天,一些破損路麵就會(hui) 坑坑窪窪,而且因為(wei) 小區裏停車位不夠,小區內(nei) 的車子經常亂(luan) 停放。”張彩嬌說。
麗(li) 澤花園建於(yu) 2006年,小區裏基礎設施都比較陳舊。居民對於(yu) 提升基礎設施、增設車位等訴求很多。而這樣的訴求,不止在麗(li) 澤花園小區。“我們(men) 社區主要有浙師大家屬區,麗(li) 澤花園一期、二期等小區,這3個(ge) 小區年代最久的當數浙師大家屬區,這裏的房子大多數建於(yu)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房子老、基礎設施陳舊。”新獅街道浙師大社區主任鄭哲說。
據悉,婺城區以浙師大未來社區建設為(wei) 載體(ti) ,將浙師大家屬區、麗(li) 澤花園等小區列入2023年省級民生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此次改造項目涉及55幢房屋,小區建築麵積約18萬(wan) 平方米,1603戶,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wan) 元。
根據社區區位特點及社區現狀,此次改造重點聚焦鄰裏、健康及教育場景,堅持整治與(yu) 管理相結合,居民與(yu) 社區文化相融合,發揮幼兒(er) 教育特長,創建健康養(yang) 老模式。重點打造以“老小共融”的公共服務空間,為(wei) 老人小孩提供多元化文化活動場景。創新數字治理賦能,創建智慧治理平台,實現社區全方位智慧治理,加強社區協防聯動;統建數字平台,提供多元服務。拓展、修繕文化體(ti) 育設施與(yu) 場景,重點建設創建區域內(nei) 的口袋公園、沿湖健康場景,徹底改變隻有簡單綠化的樣貌,真正把小區建設成學習(xi) 型、花園式、數字化、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居民幸福家園。
如今,走進改造後的小區,環境煥然一新,格局別具特色:有了像海綿一樣會(hui) “呼吸”的道路,增設了休閑座椅、體(ti) 育設施。此外,還補充完善了照明設施,增加新停車位,小區麵貌更新、功能更全。
近年來,婺城區加快城市更新建設步伐,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wei) 重中之重,全力解民生堵點痛點。據了解,自2016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婺城區已投入約23億(yi) 元,完成459個(ge)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惠及5個(ge) 街道19個(ge) 社區居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