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運啟國運 大業見華章——讀《向毛澤東學習寫文章》

發布時間:2024-01-12 14: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期待已久的胡鬆濤同誌的《向毛澤東(dong) 學習(xi) 寫(xie) 文章》一書(shu) 終於(yu) 出版了。部分章節雖已在《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上讀過——本書(shu) 就是在《中國青年》發表的一篇兩(liang) 萬(wan) 字的文章基礎上擴展而成的,但真正拿到手裏的是一本沉甸甸的大書(shu) 時,才覺得配得上這個(ge) 書(shu) 名,這個(ge) 主題,這番心血。

  20世紀的曆史舞台上,毛澤東(dong) 橫空出世。他是革命家,又是文章大家。向毛澤東(dong) 學習(xi) 寫(xie) 文章,且能談出其妙處,非是有絕大胸懷和眼光者不能為(wei) 之。胡鬆濤多年來悉心研究寫(xie) 作之道 ,傾(qing) 力研究文章密碼和語言魅力,用功甚勤而有心得。他的《毛澤東(dong) 影響中國的88個(ge) 關(guan) 鍵詞》《毛澤東(dong) 文譚》(與(yu) 陳晉合著),皆是經典佳作。本書(shu) 則係統地介紹了毛澤東(dong) 寫(xie) 作曆程,並從(cong) 毛澤東(dong) 對文章的總要求、如何錘煉文章題目、寫(xie) 好開頭結尾以及文章中的“氣”、語言的要求與(yu) 實踐、創造創新的漢語詞匯、著作家的苦惱與(yu) 遺憾等10個(ge) 方麵來係統總結毛澤東(dong) 文章之道。對於(yu) 今天的青年來說,向毛主席學立意、學章法、學變通、學才情,學言之有物又放諸四海,學高拔超邁又實事求是,以此來庚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極有裨益。

  首先,文必盛於(yu) 少年。書(shu) 中載毛澤東(dong) 最早的文章是19歲時所寫(xie) 的《商鞅徙木立信論》,被老師譽為(wei) “偉(wei) 大之器”“力能扛鼎”。其《心之力》一文老師楊昌濟也倍加推崇。毛澤東(dong) 26歲時主編《湘江評論》,連倡導新思潮的胡適也視之為(wei) 精神兄弟。很多傑出人物,都是年少時頭角崢嶸——馬克思17歲時的論文能讓高尚的人灑下熱淚,梁啟超20多歲便以一支筆縱橫南北,古之賈誼、王勃以及陳獨秀、瞿秋白皆是文盛於(yu) 少年,冠絕一時。因此,新時代中國青年若要有為(wei) ,必於(yu) 年少時打下堅實文章基礎。

  其次,文必成於(yu) 偉(wei) 業(ye) 。古往今來,有很多文章聖手,留下千古名篇。但有很多文章隻是空懷壯誌,徒陳慨言——因為(wei) 沒有功業(ye) 相伴相成,難以達到文章華國的境界。毛澤東(dong) 是革命家,是求得大本大源、讀無字天書(shu) 、踏著人生實際說話的人,是喚起工農(nong) 千百萬(wan) 、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東(dong) 方革命的導師,他的文章中的虎氣、英雄氣、務實氣、哲學氣、骨氣、辛辣幽默氣、書(shu) 卷氣、平民氣,他的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wan) 裏的文思,他的中國氣派、中國作風,都是似可學又難以學到的東(dong) 西:有太多的“功夫在詩外”——是偉(wei) 大的中國革命事業(ye) 成就了毛澤東(dong) 文章的至高境界。因此,新時代中國青年若要有為(wei) ,必於(yu)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寫(xie) 成華章。

  最後,文必應乎時代。本書(shu) 最獨創的章節是最後一章“如之何,如之何”,讀罷不禁淚流滿襟。文中列舉(ju) 了毛澤東(dong) 的“未竟之作”——比如《紅軍(jun) 長征記》“總記”、《中國革命手冊(ce) 》、《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序言、《魏晉南北朝史》,以及回憶錄等等。“作為(wei) 曆史創造者,作為(wei) 詩詞文章大家的毛澤東(dong) ,在晚年經常通過吟誦別人的詩句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思想,他的內(nei) 心該是多麽(me) 痛苦。”隻有真正的文章裏手才能理解毛澤東(dong) 的這種心境。特別是看到這段文字時,更是唏噓不已:“1964年3月,毛澤東(dong) 說:‘現在也很想寫(xie) 一些東(dong) 西,但是老了,精神不夠了。《毛選》,什麽(me) 是我的?這是血的著作。《毛選》裏的這些東(dong) 西,是群眾(zhong) 教給我們(men) 的,是付出了流血犧牲的代價(jia) 的。有些文章應該再寫(xie) ,把新的東(dong) 西寫(xie) 進去。’”今天我們(men) 來紀念毛澤東(dong) ,向毛澤東(dong) 學習(xi) 寫(xie) 文章,不是膜拜那雲(yun) 天般的遙不可及的曆史現場,而是要讓新時代中國青年能夠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把新的東(dong) 西續寫(xie) 進去,“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作者係中國青年出版總社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

  皮鈞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