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城事丨故事,從大規模調研和討論開始——城市更新具體行動綱領確立曆程
天津城市更新的故事,從(cong) 大規模的深入調研和討論開始。
一本80頁、長達4萬(wan) 多字的《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放在手裏沉甸甸。
《行動計劃》編製過程中,天津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為(wei) 戰略牽引,以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為(wei) 目標導向,以轉變城市發展建設方式為(wei) 根本途徑,統籌發展和安全,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提供空間載體(ti) 支撐,堅持因地製宜、分區施策,分別對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環城四區、外圍五區製定更新行動計劃和策略。其中,對中心城區提出城市功能、宜居城市、生態建設、城市品質、安全韌性5項提升計劃。
“我們(men) 經過深入調研走訪,形成了幾十萬(wan) 字的資料,最初的版本是8萬(wan) 字,現在大家看到的《行動計劃》句句有依據,並且全是幹貨。”天津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城市更新處副處長魏海軍(jun) 說。
“從(cong) 2022年上半年開始,到2023年7月發布,我們(men) 召開了上百次會(hui) 議,與(yu) 40多家單位開展座談,征求各委辦局三輪意見,又通過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zhong) 號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可以說《行動計劃》是群策群力的結果,同時也兼顧了各個(ge) 領域的利益與(yu) 需求。”談起《行動計劃》的製定過程,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院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偉(wei) 記憶猶新:沒黑沒白,沒有節假日,時間緊任務重,夏天周末辦公室沒有空調,大家輪流到近40度的室外“透氣”。困了,沙發上躺一會(hui) 兒(er) ,回來接著幹……
2023年8月,天津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機構改革,成立了城市更新處。城市更新處辦公室像一間會(hui) 議室一樣,項目一個(ge) 一個(ge) 抓、難題一項一項解……關(guan) 於(yu) 天津城市更新的各項工作,每天都在通宵點亮的燈光中,一步步推進。
距離天津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4公裏之外的一棟辦公樓裏,也有這樣一間會(hui) 議室——“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盤活存量工作專(zhuan) 班”,近期正在加班加點對全市存量項目中的規劃、土地、不動產(chan) 登記問題進行分類梳理,找準堵點,研究問題解決(jue) 路徑。
“目前市屬國有企業(ye) 和各區已有111個(ge) 盤活存量典型項目,今年準備重點推動的近80個(ge) ,其餘(yu) 的計劃在2025年啟動。”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名城設計處副處長張津誠介紹,目前對111個(ge) 典型項目的深度調研已經完成一半,“摸”出規劃建設、產(chan) 業(ye) 運營、財稅金融等問題85個(ge) ,接下來準備結合存量資源盤活的共性訴求,再解放一下思想,製定一批規劃、土地和不動產(chan) 權登記的支持政策,為(wei) 全市存量資源盤活做好規劃資源保障。
此前,在規劃土地要素配置方麵,天津已做出前瞻性突破。比如,2019年出台《天津市規劃用地兼容性管理暫行規定》,就為(wei) 老舊小區的有機更新,補建配套商業(ye) 、停車等公益性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提供了政策支持。
“下一步,我們(men) 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的工作思路,貫徹落實好‘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以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為(wei) 導向,高水平規劃策劃、高效率要素配置,形成一批城市更新典型示範項目,既要‘麵子’,也要‘裏子’,為(wei) 天津建設成為(wei) ‘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煥新、城市更新’的國際化大都市做好規劃資源保障。”張津誠說。(作者:孫翼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