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南桃源:屋場會上心連心 保護耕地肩並肩

發布時間:2024-01-16 16:09: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老楊,你也來了啊。”

  “今天這麽(me) 好的機會(hui) 肯定要來聽聽嘛……”

  2023年12月下旬,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漆河鎮長壽寺村,晚稻早已入倉(cang) 存放,一個(ge) 多月前種下的油菜正茁壯地挺立在田野。村頭,一次屋場會(hui) 上,斟上幾杯熱茶,鎮政府、自然資源所工作人員,周邊村民及技術單位代表們(men) 就田長製、耕地恢複、整治拋荒等話題打開了話匣子……

  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耕地,桃源縣充分利用屋場會(hui) 、“村村響”等形式開展耕地保護宣傳(chuan) ,向群眾(zhong) 解讀政策。經過一年實踐,接地氣的宣講模式日漸成熟。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參加屋場會(hui) 了。”說話的是長壽寺村村民姚誌惠,大字不識幾個(ge) ,但熟知土地的每一點變化,是個(ge) 務農(nong) “好把式”,屋場會(hui) 正需要這樣熟悉農(nong) 情的人。

  會(hui) 前準備、會(hui) 中記錄、會(hui) 後總結——這一套流程,長壽寺村村主任商智敏已經爛熟於(yu) 心。選題,確定時間、地點、人員,撰寫(xie) 主持詞,考慮天氣等因素……“每次屋場會(hui) 對我都是一次挑戰,每次散會(hui) 都很有成就感。”

  “經過一次次屋場會(hui) ,看到村裏積極恢複耕地、整治拋荒地,新開出來的耕地又承包給我們(men) 種糧種菜,才知道這些政策和我們(men) 息息相關(guan) 。”長壽寺村村民姚建平感歎。他家旁邊原本有一塊拋荒了很久的土地,經過整治已經變成了一個(ge) 小菜園。

  “漆河鎮今年耕地恢複任務很重,但我們(men) 盡最大努力完成了。”漆河鎮自然資源所所長李誌國言辭中難掩驕傲。

  桃源縣地處湘西北,屬武陵、雪峰山脈與(yu) 洞庭湖平原交接地帶,總麵積4442平方公裏,土地以平原和低緩丘陵為(wei) 主,耕地麵積123萬(wan) 畝(mu) ,2023年共恢複耕地1.74萬(wan) 畝(mu) 。守護這一方稻穀飄香,桃源縣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自2022年開始,桃源縣在全縣範圍內(nei) 組織開展了“老村主任喊話”活動,通過“村村響”廣播係統和當地方言,向全縣人民宣傳(chuan) 耕地保護的重要性。同時,積極利用抖音、微信等線上平台轉發政策解讀、宣傳(chuan) 標語及釋法案例等視頻,受到群眾(zhong) 歡迎。

  除接地氣的政策宣講,桃源縣堅持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嚴(yan) 格落實“縣、鄉(xiang) 、村、網格”四級田長製及其聯絡機製,組織定期巡查,及時匯報掌握監管情況。自然資源部門牽頭村莊規劃、農(nong) 用地轉用組卷報批,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牽頭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耕地利用和管護;田長製專(zhuan) 班嚴(yan) 格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永久基本農(nong) 田“非糧化”,做好拋荒問題整改;各鄉(xiang) 鎮(街道)在掛圖作戰、逐步完成耕地恢複任務的同時通過屋場會(hui) 等形式解讀政策,聽取意見。(夏菁)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