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讓數字檢察成為監督利器
登入數字檢察辦案平台,調取案件數據,將其置入相關(guan) 數據模型,在數據“碰撞”出的結果中查找可能存在的問題隱患……這是記者近日在河北省人民檢察院雄安新區分院檢察大數據綜合指揮中心看到的辦案場景。
雄安新區檢察機關(guan) 成立5年以來,逐步構建起數字檢察監督履職體(ti) 係,依托大數據監督平台和模型提高辦案質效,搭建數字化法律監督模型強化行刑銜接,並為(wei) 雄安新區社會(hui) 治理提供數字化檢察支持。
近幾年來,白洋澱生態環境和澱區水質明顯改善。如何實時高效地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碧水清波?如何才能找到深藏的案件線索?用好大數據成為(wei) 破題關(guan) 鍵。
記者采訪了解到,2022年6月,安新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某公司汙泥轉運不及時破壞白洋澱濕地生態環境的案件過程中,辦案人員調取了該公司所轄汙水處理站的各類運行數據,並將其置入“水環境保護檢察動態履職多維工作模型”。在模型中,數據“碰撞”出了汙水處理站設備運行情況、用電量異常時間段等線索。
辦案人員據此進一步調查核實,查明了部分汙水處理站存在的汙泥轉運不及時等問題,並及時向有關(guan) 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
在這一案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數據模型,正是雄安新區檢察機關(guan) 數字檢察的一項實踐成果。雄安檢察分院數字辦副主任甄洪達介紹:“辦案人員通過個(ge) 案辦理歸納出相關(guan) 經驗、規則,然後依托數字檢察辦案平台搭建起‘水環境保護檢察動態履職多維工作模型’,就能為(wei) 白洋澱生態環境保護提供趨勢分析、數據比對、線索生成和能動履職等功能。”
據介紹,辦案人員已利用該模型發現案件線索378件,立案汙水處理類行政公益訴訟案件8件,並向行政機關(guan) 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guan) 開展行業(ye) 治理。
目前,雄安新區兩(liang) 級檢察機關(guan) 已經搭建起覆蓋檢察業(ye) 務各條線的大數據檢察監督模型4大類、60餘(yu) 個(ge) ,通過模型的運行發現包括偵(zhen) 查活動監督、行政檢察、公益訴訟等各類監督線索200餘(yu) 條。
實現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數字化檢察履職,建立大數據檢察監督模型隻是其中一個(ge) 側(ce) 麵。
在不斷加強數字化辦案工作區建設、拓寬數據來源、升級技術設備的同時,雄安新區檢察機關(guan) 還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司法辦案、參與(yu) 融入社會(hui) 治理的職能,推動檢察自身數據與(yu) 社會(hui) 公共管理數據共享,從(cong) 多元化的數據中及時發現監督線索,麵向企業(ye) 、未成年人及家庭等搭建在線檢察服務平台。
“我們(men) 還持續推進政法協同數據、行政執法數據對接,在現有‘兩(liang) 法銜接’平台基礎上,主動融入行政強製、行政許可、治安處罰、社區矯正等信息,增加公檢法反向移送行政處罰功能,探索搭建雄安新區法律監督平台,在促進新區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方麵進行了有益嚐試。”雄安檢察分院副檢察長趙瑋說。
在雄安新區兩(liang) 級檢察機關(guan) ,全麵數字化辦案已經成為(wei) 日常:獲取和存儲(chu) 數據依托雄安雲(yun) 、區塊鏈、數據大腦,查找問題線索依托大數據監督模型的數據碰撞,辦案取證依托陸上、水上移動檢察室的快速檢測、實時直播等數字化裝備。
“雄安檢察分院從(cong) 成立開始就不斷夯實數字檢察的基礎支撐,持續推動數字檢察融入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建設,通過高質效的檢察履職助力雄安新區實現高水平的數字化治理。”雄安檢察分院檢察長紀誌明介紹,雄安檢察分院正圍繞提升檢察人員的數字化履職能力、豐(feng) 富數字化平台功能等方麵不斷加大力度,進一步提升數字檢察服務新區建設、基層治理等方麵效果,讓數字檢察在新區建設發展更多領域發揮更大效能。
(新華社石家莊1月17日電 記者楊帆、劉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